“咱家10个劳力,整天围着蔬菜大棚转,中央三中全会出台了多项惠民好政策,我们要借这个 ‘东风\’,在 ‘聚宝棚\’里多淘些金。”12月23日,王杲铺镇赵庄村菜农赵万祥,召集儿子、儿媳们,在自家大棚里,召开了一次 “家庭年度致富会”。
赵老汉今年70岁,1994年开始种蔬菜大棚,虽说种植面积不大,可每年收入都在三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不仅三个儿子搞起了大棚,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都建起了菜棚,该村也成为远近有名的蔬菜大棚种植专业村。
“一个蔬菜大棚 ‘带\’富了全家,一进菜棚,俺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虽年岁已高,赵万祥却从不服老。 “我支持爹继续搞大棚,三中全会号召发展现代农业,咱有十多年的育苗经验,我想流转100亩土地,联合种子公司建成立育苗基地。”话音未落,大儿子赵登凯抢着说。
一向话不多的二儿子赵登文说:“不能只看到规模效益,发家还要靠“科技”。今年,俺照镇上技术员要求,在大棚里安上了增光灯,今年多收入一万多块呢。”“是啊,科学技术促增收,明年俺打算建个‘高大上\’的新棚,实行‘黄瓜+豆角、黄瓜+芸豆’种植模式,增收肯定没问题。”三儿媳董秀菊心直口快。
一直在外做厨师的四儿子赵登彬说: “如今农村生活条件好了,红白喜事时兴去饭店,节后我打算开个农家流动饭店,专给菜农们服务。”原来八匹马也拉不回村,现在想回乡创业了,大家一致赞同。
“大家说的都很好!”作为家里的 “主心骨”,赵万祥总结似的说, “如今,上级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咱全家人拧成一股绳,常交流,多学习,互帮互助,明年的收成一定会更好!”。 (董克礼)
新闻推荐
2013年新农合为农民“减负”1.28亿元,2013年新农合为农民“减负”1.28亿元
小病不用 “跑” 大病不用“愁”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