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平原新闻 > 正文

2013年新农合为农民“减负”1.28亿元,2013年新农合为农民“减负”1.28亿元

来源:平原时讯 2014-01-03 10:0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小病不用 “跑” 大病不用“愁”

本报讯 (记者 嵇磊 通讯员 张松 王磊)时值寒冬,室外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但前曹镇北王村村民王世强心中却充满了暖意。“看,政府给我报了近一万多元!”近日,王世强拿到新农合报销的医药费,喜上眉梢。去年12月初,王世强68岁的母亲庞立英突患脑梗塞住进了县人民医院。突发的变故,让这个普通农户有些“吃不消”。

王世强母亲住院二十天,花费一万八千元左右,出院时新农合报销了一万一千多元,还享受一千多元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政府帮俺省了钱,俺们看病心里也有了底。”王世强说。

在平原县,像庞立英老人一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年12月份,王庙镇70岁的刘金东突发脑梗死,住院治疗花费了7万多。出院时,他拿到新农合报销的医药费4万4千多元。“这还不包括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如果以后继续治疗,还能继续享受这项惠民政策。”县卫生局副局长、农合办主任王秀玲说。

“新农合”让患重大病疾病的农民不用愁,更让患小病的农民家门口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红利”。近日,家住王凤楼镇三大李村,年过八旬的仇桂兰因冠心病在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十多天的时间,花费医药费2999.64元,出院时,“新农合”当场给她报销了2294.65元,省去了来回的奔波。

像感冒、发烧等这样的“小病”,报销情况又如何呢?去年年底,王凤楼镇李汉曲村村民刘国章因上呼吸道感染,来到村上的卫生室就诊,医生开药后,将他的新农合卡号输入到电脑,随即打出一张清单,当场报销14元。“虽然钱不多,但不出村就能报销花费,既省时又省力,这才叫实惠。”

在老百姓眼中,生了病能够负担得起,是一件幸福的事。2006年,平原县新农合试点工作正式实施,让农民不再 “小病扛”。今年年初,平原县重大疾病二次报销落地,农民再也不必 “大病拖”。据统计,2013年,全县108.19万人次受益新农合,共报销医药费1.28亿元。其中5726人次重大疾病患者在享受到1483.2万元新农合报销外,又享受到330.83万元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呈连年增长之势。

“新农合实施以来,参合农民虽然减轻了不少就医负担,但一些重大疾病患者,仍难负重堪。实施重大疾病二次报销惠民政策,缓解了家境贫困的农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另外,平原县通过规范服务行为,简化报销程序,实现了村、镇、县、市四级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参合农民即时报销,节省不少精力和时间。”王秀玲说。

惠民政策实行的同时,人性化的便民服务不断完善,才能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今年,平原县还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在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门诊、住院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分别选择20个病种实行了按病种分组分类付费。同时建立了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防范医疗机构分解处方、推诿病人、不合理减少医疗服务、降低服务质量等行为。

近些年,平原县新农合筹资水平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不断提高,相继实施了门诊慢性病报销、20种重大疾病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二次报销等惠民政策。

新闻推荐

项目用地“瓶颈”这样突破,项目用地“瓶颈”这样突破

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之基,如今,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腾挪空间愈发狭窄,面对此状,惜土如金、追求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已成各地共识。面对持续扩张的用地需求和稀缺的土地资源,我县积极探索,在坚持节约用...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3年新农合为农民“减负”1.28亿元,2013年新农合为农民“减负”1.28亿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