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德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平原县申报的 《鲁北木板大鼓》项目名列其中。
鲁北木板大鼓起源于元、明时期的 “词话”,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东昌府秦和义为生活所迫,跟随德平县一位朋友学唱大鼓书,后来自立门户。木板大鼓第一代传人秦良玉 (艺名秦和义)在说大鼓书的基础上,吸取沧州大鼓、河间大鼓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添加了以木板为主道具,加以鲁北方言说唱兼具表演,独成一家一派,时称 “秦家门木板大鼓”。秦和义收徒王平 (即王德平),师徒商议后改称 “秦门王派木板大鼓”。民国时期,因木板大鼓流行于鲁北一带,故而又称 “鲁北木板大鼓”木板大鼓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之久,传承13代,是鲁北地区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深受城乡各阶层观众的喜好。
鲁北木板大鼓说唱内容以传统段子为主,有 《杨家将》、 《呼家将》、 《三侠五义》、 《七杰小五义》、 《包公案》、 《施公案》、 《薛仁贵征东》、 《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 《回龙传》等传统剧目。
鲁北木板大鼓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思想表达情感细腻。说唱兼顾,语言表达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表演生动、夸张。唱腔婉转、优美。说唱发声略带鲁北方言,具有 “咬字狠,唱音准”的特征。
鲁北木板大鼓唱腔板路分大慢板、二板、二行板、三行板、快三形、三板、快三板、串子口、贯口、柔情调、哭情咪子口、喜悦调、顶板唱腔、闪板唱腔等。
鲁北木板大鼓第十二代传人马士海 (艺名马德魁)不仅能说唱传统书目,还自编自演了 《张老汉战马西》、《计生标兵》、 《三夫争妻》。改编的 《王奇害母》、《郭举埋儿》被安阳艺珠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灌制成光盘,由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发行。马士海于2005年3月年被山东省曲艺协会吸纳为会员,现已成为鲁北木板大鼓说唱艺术的主要传承人。2008年以来,连续七年参加惠民胡集书会,由于功底深厚,技艺精湛,深得广大观众喜爱,多次受邀参会并被评为优秀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胡集书会观看马士海的木板大鼓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李志奎)
新闻推荐
平原县超额完成黄标车淘汰年度任务,平原县超额完成黄标车淘汰年度任务
2014年,平原县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共检测车辆27553辆,发放绿标25178个,发放黄标2475个。同时,平原县环保局与交警队、经信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淘汰黄标车1485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16%。目前,平原县黄改绿工...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