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怀明 见习记者 石可)冬日,相家河水库水畔,一缕缕阳光照射在一排排幽蓝色的太阳能光伏电板上,被转化为一度度“清洁电能”,输入国家电网。这座“绿色发电站”是协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协合太阳能发电项目是平原县首个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山东省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项目位于相家河水库东岸,由中国风电集团投资兴建,项目规划装机容量40兆瓦,预计全年发电量5000万度,年可节约标准煤约为1.664万吨。
在平原,“吃光”“用光”企业绝非协和一家,而是“众星闪耀”。中节能、中兴新能源利用开发区企业屋顶新上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中节能、中兴新能源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深圳爱能森将在平原建设中国光热发电储能材料基地。平原县已审批的光伏发电已达230兆瓦,是目前山东省内审批最多的县份。
这些企业组成了平原“太阳下的新能源产业”,成为平原发展循环经济的最新成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正确的转调观、资源观、开放观,正确审视县情,做出美丽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
平原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 “主攻方向”优化招商结构,集中引进“绿色生态型”项目,引进了绿能科技等20个多生态环保型项目,在新能源领域,先后引进了汉源生质发电、金地恒、晟合机电氢能、中远新能源等项目。引导企业增上技改项目,推进清洁生产,增加“绿色利润”,先后有晋德公司、安华瓷业、德派克纸业、史丹利化肥等52家企业顺利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组评估验收。
走循环发展、清洁生产,平原企业自成体系,并尝到甜头。泰鼎新材料建立了 “造纸废渣-燃烧发电”、“造纸污泥-新型节能建材”等工业固废物再利用及工业废水、余热再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投资5000万元实施造纸废渣焚烧与锅炉系统改造节能项目,吸引了瑞士维多石油公司来购买减排量指标,可获利175.804万欧元。
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模式,平原培育了再生资源利用、新型节能建材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2014年,全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9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45%。
令人可喜的是,近日,平原成功入选成功入选省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名单,经过三年的发展,循环经济“概念股”,成为平原县转型升级的“潜力股”,变成地面上看得见的一个个循环发展型企业,循环经济,正成为平原新的发展优势和"美丽名片"。
新闻推荐
刚刚闭幕 的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把握新常态,展开了一次 “智慧交锋”。如今,新常态不再是 “大高上”宏观经济名词,而是具体化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把握新常态,政府工作报告中给...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