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讯 近日,走进张华镇郑官村长辉机械加工厂,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车床零件。据悉,该厂负责人郑长辉和妻子最初在平原机械厂上班。2007年,俩人结婚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致富得敢闯敢干,不能一直给别人打工。当时,镇党委政府定期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致富经验,他就积极参加。通过学习,他和妻子决定成立自己的机械厂。
大众创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资金和技术,郑长辉办厂资金不够,这就把他难住了。“我们农民创业最愁的就是资金,单靠前几年打工赚的钱和借亲戚朋友的钱,还远远不够,最后多亏了镇政府的帮助,是他们帮我们筹齐资金,还有民营办的同志们帮我办手续,让我少跑了不少冤枉路,厂子才能够顺利的建起来。”郑长辉说。
现在,郑长辉的机械加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达到500余万,产品远销欧美。他又在镇政府的号召下,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新上2个鸭棚、2个鸡棚,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新上15个养殖大棚,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而郑长辉只是张华镇大众创业成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张华镇努力当好大众创业的“后勤部长”,加大扶持创业力度,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以金融信贷为推手、以政策支持为保障,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大众创业,努力培育创业主体,培植创业典范,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大众创业。
该镇对创业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全方位给予帮助和扶持,为有志创业的人提供优质服务。对创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为他们提供项目信息、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创业一个,成功一个。在确定创业项目后,帮助他们办理经营审批等相关手续,并为他们解决用电、用水难等问题。
该镇还不断创新服务渠道,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让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政策信息动态、办理业务,并对其进行实名登记、建立档案,方便工作人员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打通联系服务对象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该镇借助春节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对返乡就业人员、失业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并对园区内各企业做好用工信息调查,加强联系,既为返乡务工人员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又为企业提供对口的人才。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该镇不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大众创业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既培育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让群众有奔头、能致富。目前,该镇通过大众创业,在全镇兴起了机械加工、绢花、工艺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陈金蕾)
新闻推荐
三唐讯 “我建议简化低保救助、农村社保办理等关乎老百姓利益事项的办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我建议在惠民服务大厅设立服务指南牌”、“我建议把干部的服务态度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