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便民服务室,很多事情不用往街道办跑,只要找村干部就能办了。”5月12日,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养马王村村民王振平告诉记者。
庆云县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原则,基本形成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村)便民服务室为延伸的三级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中心集中职能部门38个,坚持首问负责制,全程协办代办,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享受零障碍服务。 ”该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建华介绍。
“结合乡镇特色,除了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及相关服务项目集中到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还设置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联席会议室等,打造了服务广大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治安的联动中心。”庆云县综治办主任王东升说,9个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已全部实行 “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模式。
今年以来,各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接待群众3万人次,收集社情民意800余条,办理各类便民事项9000多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受理群众各类诉求120余件,群众满意率97%。
同时,该县创新网格化管理,在全县21个城市居民小区和158个农村社区(村),按照“地域相近、功能完整、管理便利、界定清晰”原则,合理划分网格,乡镇为一级网格,以社区、村为二级网格,建立136个便民服务室,村组、楼院辖区公共单位为三级网格,共划分402个网格,建立起条块融合的网格框架,层层分解责任,逐步实现县、乡镇、社区(村)三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联网。
“现在,一些村民眼里的急事、难事,在家门口或田间地头就办妥了,让老百姓办事真正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严务乡严务村党支部书记邓山林说。
□本报记者 王德鹏 本报通讯员 孙艳东 刘延鹏
■点评
庆云县委书记侯有喜——
创新机制便民利民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是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庆云县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便民服务室三级网络体系,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打通了服务群众“末梢堵塞”。这一做法改变了过去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被动局面,创新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工作机制,知民情、连民心、解民忧,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找得到人办事,实现更快捷的为民服务,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新闻推荐
5月15日,庆云县检察院组织辖区内部分村(社区)支部书记到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接受廉政警示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进一步增强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