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根 通讯员 陈宁 周赞磊)“通过人社局举办的培训,不但增强了我创业的信心,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10月25日,在庆云县中丁乡小李村,返乡农民工王永民谈起县人社局的创业培训赞不绝口。
年初,在天津卖了12年水果的王永民决定回乡创业。在创业项目方面,县人社局为其提供了风险小、有大企业保障、启动较为容易的项目作为首选,并由各重点企业负责人组成创业导师队伍为其提供具体指导,最终,他选择与中澳集团合作,开展肉鸭养殖项目,鸭苗、技术、售后等由中澳集团负责,鸭棚建设、养殖由王永民负责,中澳集团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补助。借助政府助力创业的东风,很快王永民建成了两个标准肉鸭养殖大棚,第一棚肉鸭出栏,就挣了1.5万元。
创业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德州市高度重视农民工创业工作,不断改善环境,为创业大军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市人社局就业办姚丽敏科长介绍:“全市人社部门为创业农民工开展免费的创业服务,免费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创业项目服务、创业导师及信息等服务。”
据悉,除了创业培训,德州市还发放了一大批政策红利:对创业成功人员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每个岗位可申请补贴2000元。同时对还款及时、无不良信贷记录的个人和小企业,允许再申请一次小额担保贷款;各类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1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300万元。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个人微利项目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按规定享受政府财政部门的贴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德林李智群本报通讯员张建军今年以来,德州市遵循“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的原则,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俺们村现在路也修了、村也富了,上访闹事儿的也少了,选了...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