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这有点废品,啥时候有空您过来收一下吧?”5月9日,庆云县徐园子乡黄道口村村民孙炳文又接到了要求上门收废品的电话。一个月前,孙炳文在整理收到的废品时发现了一个装有现金、存折的塑料袋,并及时还给了失主,这在十里八乡成为了美谈,从那以后,孙炳文的生意变得红火起来。
今年65岁的孙炳文,不善言谈,总是没等张口说话,笑容已挂在脸上。本到了安享天伦的年纪,可孙炳文却闲不下来,“干活习惯了,一闲下来就不自在,再说家里条件也不允许啊。 ”孙炳文说。
10年前,孙炳文的老伴遭遇一场车祸,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孩子们生活也很拮据,为支撑这个家,孙炳文只能没日没夜地干活。可祸不单行,三年前的一次胃穿孔手术让他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
然而孙炳文并没有就此消沉,身体恢复后,他又做起了收废品的生意,一年下来收入不过万元。今年4月7日,孙炳文像往常一样将收来的废品进行整理打包。在收拾一个破旧的喷雾器时,他发现里面有个塑料袋,拿出来一看,居然是一摞现金,还有存折、支票等,总价值45000元。孙炳文记得这是前一天从无棣县车王乡李新村村民魏智红那里收来的,而存折上的信息也验证了他的推断。想到这里,孙炳文立刻把现金、存折整理好,并想办法和失主取得了联系。
拿着失而复得的钱,魏智红激动万分,不停地向孙炳文道谢。今年69岁的魏智红和聋哑哥哥相依为命,几年前他的哥哥差点把自家房子烧掉,从那以后,魏智红就不敢把贵重东西放在屋里,他把多年的积蓄藏在了厕所里一个废弃的喷雾器中,谁承想,卖废品时不小心给卖掉了,幸亏孙炳文及时发现。第二天,魏智红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孙炳文的家中。
“不是咱的钱一分也不能要。 ”谈起拾金不昧,孙炳文说,“对农村人来说这不是小钱,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把钱还给人家我就放心了。 ”
□本报记者 李智群 本报通讯员 薛密质 王修代
新闻推荐
比去年同期增长0.8%,本年度首次实现正增长从各县市区情况看:■负增长的县市区由1月份的8个减少到4个■庆云县增长43.1%、齐河县增长38.4%,排在增幅榜前列整理:张志宁 制图:张因建...
庆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