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庆云县东辛店农业高产示范基地,省农科院专家正为该基地会员讲解田间套种技术。“县科协帮我们联系专家讲授田间套种技术,用好这个新技术,明年我们的收入一定会更好。 ”该基地负责人赵龙伟说。
近年来,该县科协以科普惠农为目标,致力于引导群众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先后成立东辛店农业高产示范基地、春华秋实葡萄种植协会,向基地会员提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示范及科普教育。他们还积极与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引进新品种。目前,两个基地已聘请专家顾问10人、科普员近千人,培育科技示范户500余户。
庆云县科协的工作是德州市“十二五”期间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德州市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构建了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积极构建农民群众科学素质工作载体,开展教育培训,打造现代新型农民。通过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参加科普报告百校行、县域流动科技馆巡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不仅如此,德州市还面向城镇劳动者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就业创业培训,组织开展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青年技工大赛、创业大赛。大力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提升了科学决策、管理水平。此外,还大力开展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工作,促进和谐社区构建。参加各种科学素质教育、科普报告讲座等活动的社区居民达178万人次,占社区居民总数的90%。“2016年科普经费将列入德州市财政预算,科技馆将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普条件的极大改善为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科协党组书记李士新说。下一步,市科协将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依托遍布全市城乡的1000台数字科普终端,努力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科普体系;培植500个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00个科普示范基地、1000名科普带头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培植100个科普示范社区,促进居民科学素质提升;培植50个科普示范学校,启迪青少年科技智慧;编辑《前言科技热点》,助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行政、科学决策。
□本报记者 李智群 本报通讯员 张帆 董建泽
新闻推荐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师生义卖募捐——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