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进庆云公路局,无论是楼前的文化宣传专栏、干净整洁的机关环境,还是在办公楼走廊、会议室等处悬挂的各种美德、廉政名言警句牌匾,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修路修身、养路养心。 ”庆云公路局局长邵光强介绍,我们把公路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加强“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树立行业核心价值观,引导职工行为,凝聚职工队伍,提升公路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路域文化——形神兼备
从庆云县国道205线鲁冀交界处驶入庆云县境内,记者注意到,从“圆梦五福地再聚庆云城”的大型地标牌坊开始,路边的景观小品接连不断,每个景观小品都围绕着“文化”二字做文章。
“对于一条公路来讲,道路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相得益彰。 ”庆云公路局副局长李本东表示。该局把地域特色、历史人文、人本理念、创新观点、时代特征等文化特色植入路域环境的建设、管理中,辖区内管养线路呈现出“一路一景、一路一品”的特点。
围绕大力建设文化公路,该局对国道205线的“停车港湾”安排专人维护,安装温馨提示标语,严禁随意丢弃饮料瓶、碎纸屑等垃圾,让过往车客行人感受到路域环境美。以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为目标,该局从常态管理上狠下功夫。强化“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力倡导预防性养护、全面养护、科学养护。建立完善日常养护检查考核和奖惩机制,做到巡查督查常态化。
不仅如此,该局还主动与全县“碧水绕城”建设方案对接,在国道205线沿线修剪绿化苗木,补植蜀桧、紫叶李、北京桧、月季等植物,修剪园艺造型,打造绿化精品。
机关文化——明德求索
2月16日,记者跟随该局副局长杜俊文来到位于庆云公路局城关分局的公路文化展厅,该文化展厅由“路文化”“人文化”“梦文化” 3个小展厅组成,面积百余平方米,陈列着众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纯人力修路时代所用的石辗、手推独轮车等老物品。
“公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公路人不断实现梦想的过程,到这里来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知道公路人津津乐道的铺路石精神是什么,是追求、坚持、奉献和实现。”杜俊文指着展厅内“路的变迁”照片栏说,正如国道205线从无路到土路,又从土路到砖渣碎石路,再到渣油路、沥青碎石路、沥青混凝土路;公路标准从非等级路也一路升到了一级路;公路建设养护从依靠人力到机械化施工……其变化的过程,就是一部庆云公路发展史的缩影。
除此外,展厅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该局广大干部职工勤奋工作、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取得的成果和工作场景。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梦文化”展厅还将不断拓展内容,吸纳更多职工在工作以及学习中的场景照片和心得笔记,我们会把这里打造成干部职工的梦想平台和精神家园。“这里有庆云公路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件陈列品、每一张图片都在激励我去做一名优秀的庆云公路人。”刚参加工作的该局工作人员吴欢说,在这个展厅参观学习后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知度更高了、荣誉感更强了。
职工文化——修身养性
“筑路先筑人,筑人先筑魂。”庆云公路局通过职工文化建设,让职工修身养性,在筑路的征途上筑出庆云公路人“愿做一颗铺路石”的精神操守。“自开展‘读书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图书推介活动以来,我工作之余就读书,到现在我已经读了十多本经典书。”庆云公路局路政大队长侯鹏飞说。
如果说个人学习是“一枝独秀”,那么全员学习就是“百花齐放”。除了开展“读书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图书推介等相关学习活动,该局还创新建立了“领导小组+文化办+联络员”的网格化组织模式,提出了《论语》 +礼仪学习,《诗经》+近代诗歌等“1+1”学习思路。全年共组织讲堂学习118次,收看视频讲座33次。实现了领导带头参与,文化办上下协调,联络员具体负责,实现文化建设无缝隙、全覆盖。
为了学以致用,强化为民服务的精神。该局还成立了专门的义工活动室和“一路阳光,和谐有你”义工组织,定期组织公益环保、敬老爱幼、义卖助学等活动,展现了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点点滴滴的细节,桩桩件件的付出,“文化公路”对庆云公路人的影响已入脑入心。
新闻推荐
庆云县东辛店镇大李村——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