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临洮新闻 > 正文

岳钟琪:清代三朝武臣巨擘 本报记者 马晓东 文/图

来源:白银日报 2017-10-13 11:27   https://www.yybnet.net/

寿鹿山下,一处名为岳家坟嶂的地方,埋葬着岳钟琪将军的先祖及生母。

2014年5月,景泰县文物局立碑标示岳家坟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残留的碑底,碑石在“文革”期间皆被毁坏。

作为清朝著名军事将领、川陕总督的岳钟琪,一生戎马,平西藏,定青海,抗击新疆准噶尔部的分裂反叛,平定四川大小金川之乱,镇戍边疆,功勋卓著,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西部、开拓西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乾隆皇帝感念其功,御制怀旧诗,将他列入五功臣中,称其“三朝武臣巨擘”。

今年4月的一天,记者前往岳钟琪将军的出生地——景泰县永泰城,在永泰小学退休校长李崇仁的指领下,拜谒岳将军先祖的埋骨处——岳家坟嶂,凭吊这位在西部广阔大地上建立了不朽功绩的民族英雄,感怀他终身闪亮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的高风亮节。

500多年后,岳飞后裔在西部建功立业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他被雍正帝誉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帝称为“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孙,祖籍为河南汤阴。金人入侵后,宋廷南迁,岳氏家族也随之南迁到毗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

明万历初年,岳钟琪的先祖岳大舟辗转到了甘肃,在陕西临洮府居住(当时甘肃归陕西管辖),以耕贩为业,死后葬于临洮。岳大舟的儿子名叫岳仲武,被明廷赠封为“荣禄大夫”,也在万历年间宦游来到甘肃,后举家迁到兰州。万历二十年(1592年),岳仲武在临洮投军,入籍永泰。岳仲武定居永泰城后,据说娶了当地大户赵氏之女为妻,生子岳文达、岳文元、岳文魁。明末时,岳文魁曾受封三等公。岳文魁有四个儿子,老大为岳镇邦。岳镇邦武功好,精通兵法,曾率领五百人,击败进犯永泰城的游牧部落,擒获其首脑。岳镇邦有三子:岳陟龙、岳升龙、岳超龙。

明亡后,岳氏后裔仍旧在永泰城一带定居,他们闲暇习武,忙时耕作。不过,清初甘肃边军逐渐崛起,在走出了一批名将的同时,他们也经历了生死考验。

岳镇邦、岳升龙父子经历了生死考验和吴三桂有关。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造反,当时驻在平凉的清军将领王辅臣是吴三桂的干儿子,他也响应,结果导致甘肃东部地区的一批驻军加入了造反者的行列,兰州城也被叛军所占据。

康熙十四年(1675年),岳镇邦被“靖逆侯张勇荐拔抚标中军,以克临洮,全巩昌,夺回乐府行营,升洮岷副将”。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乱时,岳镇邦手底下只有500人的护粮兵,但他临危不乱,指挥有方,杀叛军千余,败叛军将领李虎牙,随后连获胜仗。

康熙十二年(1673年),岳镇邦的儿子岳升龙早于其父两年从军,“初入伍,授永泰营千总”。永泰营在今景泰县寺滩乡境内,就是现在的永泰龟城,明代归庄浪卫管辖。康熙十四年(1675年),岳升龙跟随西宁总兵王进宝进征兰州。清军抵达兰州时,已占据兰州的吴三桂部下,砍断浮桥,依河据守,清军乘牛羊皮胎渡河。岳升龙奋勇登岸,直杀城下,攀云梯而上,左腿被炮弹所伤,也未退阵,全军奋战,一举攻克兰州。岳升龙以军功升庄浪参将。康熙十五年(1676年),夺回临洮,平定陇东、关中,加“都督佥事”衔,晋为登州总兵,调镇天津。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岳升龙的儿子、一代名将岳钟琪在永泰城出生。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升龙受命率300精骑中路护粮,以军功晋升为四川提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岳升龙因其母年逾九十,为便于在任所奉养母亲,请求入籍四川,康熙帝悯而许之,岳钟琪也随之入了川籍。

西藏平乱,一代将星崭露头角

岳钟琪幼年即跟随其父岳升龙戎马沙场,颇受父亲教益,“儿时好布石作方圆阵,进退群儿有法”“读书之余,说剑论兵,出奇谋无不中肯”“身长面赤,临阵常挟铜锤,重百余斤”。年轻时的岳钟琪不仅博学多才,而且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可谓文武全才。

岳钟琪随父入川后,由捐纳同知踏入仕途,后请改任武职,授松潘游击,开始了他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不久,升任四川永宁协副将。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新疆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与中央政府为敌,在控制新疆天山南北后,又趁西藏动乱,派其弟大策凌敦多卜攻入西藏,进据拉萨,围攻布达拉宫,杀死了主藏的拉藏汗。准噶尔士兵在西藏肆行骚扰,恣意作为,给藏族人民带来了极大危害。川边头人、土司见西藏局势混乱,也纷纷暴乱,或称霸一方,或剽掠行旅,一时间,川边无宁日。

为了恢复西藏的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康熙令十四皇子胤祯为大将军,噶尔弼为定西将军,进行征讨。清政府先派都统法喇出兵攻打箭炉(今康定)。法喇以时任永宁协副将的岳钟琪为先锋,要他相机收复里塘、巴塘等地,为大军入藏做准备。岳钟琪“御士卒严,与共甘苦,士乐为用”,他带600人先去抚定里塘的反叛,但里塘第巴达哇兰坚持反叛立场,拒不接受安抚,岳钟琪当即立断,“擒首逆七人”斩于军前,杀散叛乱分子3000余人。此举的震慑使“巴塘第巴惧,献户籍”。巴塘东接康定,西通拉萨,是咽喉重地。乍丫、察木多(今昌都)、察哇等地叛军见门户洞开,立时土崩瓦解,缴械归降。

越年,清军部署停当,自青海和四川分两路进兵西藏。定西将军噶尔弼统军四川一路,令岳钟琪带4000人为先锋,先行到达昌都待命。

岳钟琪率军到达预定地点后获悉,叛军已调集人马扼守三巴桥,以阻击清军西进。昌都距叛军驻地600华里,中间隔着怒江天险,三巴桥则是进藏第一险,敌若断桥,则守隘难于飞越。岳钟琪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宜乘敌未集而先发制之”,亲自到昌都挑选了三十多名懂藏语的精兵猛将,装扮成藏兵,攀藤缘葛,从小路奇袭藏军设在洛隆宗的大营。他们混进敌寨,乘夜放火,于乱中斩杀准噶尔使者数人。藏军头领惊慌失措,以为神兵天降,只得请降。清军旗开得胜,士气大振,正要乘胜进兵,忽然接到大将军胤祯(此时在西宁驻节)的命令:“以调蒙古兵未至,檄诸将就所到处屯兵,勿轻动。”岳钟琪根据当时的军情,果断向噶尔弼提出:“若待大将军,粮将尽,无俟蒙古。”噶尔弼采纳了岳钟琪的建议,复用岳“以夷制夷”之计,使藏军首领为前导,沿途招降,果然长驱直入,挥师直逼拉萨。大策凌敦多卜势单力薄,一触即溃,率残部狼狈逃回伊犁。清军在西藏人民的欢迎下开进拉萨,于是西藏平定。

岳钟琪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六十年(1721年),35岁的岳钟琪被清廷授予左都督,擢升为四川提督。

抚定青海,奋威将军再立新功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因“希冀藏王,已非一日”的政治野心没有达到,就煽动和裹挟蒙古各部违抗中央政府,发动叛乱,阴谋割据青海。叛军纵兵肆虐,驱杀清朝政府官员,劫掠粮饷,围攻西宁,西宁周边数百里,狼烟四起。是年十月,清廷从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抽调大军,派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征讨青海。年羹尧特地奏请雍正帝“请以钟琪参赞军事”。

为了彻底粉碎罗卜藏丹津的叛乱,清政府先调集各部分别驻防各关隘河口,扼制其内犯和进退西藏与新疆的通道,然后兵分四路,向西宁周围的叛军合击进剿。岳钟琪分领一军,率6000人出归德堡,迅速收复了上寺东策卜、下寺东策卜等处,其余各路也将西宁一带叛军“俱经剿灭”。但是,南川塞外郭密等九股叛匪谙熟地理,行动诡谲,聚散飘忽,年羹尧剿抚兼施,却收效甚微。其中尤以呈库、活尔贾二部凶悍异常,不时昼伏夜出,截抢军辎,戕害人畜,气焰甚嚣尘上,以致小股清军不敢出营。战事受阻,西进迟滞,年羹尧大为恼火,便飞骑传令岳钟琪“移师捣其巢”。岳钟琪带来一支骁勇善战、熟悉山路的四川杂谷(理县)土司之兵。他身先士卒,命降卒带路“搜捕贼穴,将呈库一部,攻杀殆尽,活尔贾部见首恶已诛,其余尽皆投降”。由于西宁数百里内的有名寺院喇嘛全部参加叛乱,岳钟琪前后数役,缴获寺中书卷画册不少。雍正帝闻捷,诏谕年羹尧:“岳钟琪着实惜而用之,一百画册亦不值一个岳钟琪,至嘱谕!”雍正帝对岳钟琪的器重由此可见一斑。

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授岳钟琪奋威将军,派他单独率领一支军队,专门主持征讨罗卜藏丹津。岳钟琪运筹帷幄,仔细分析了叛军的情势后,抓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散屯驻牧养的时机,出奇兵长途奔袭距西宁数百里的罗卜藏丹津的老巢——乌兰穆和尔。他率领5000精兵,一人两骑,衔枚疾驰,躲过叛军营地和侦骑,在一个黎明,以雷霆之势猛扑罗卜藏丹津的营帐。叛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搞得晕头转向,一个个狼奔豕突,溃不成军。罗卜藏丹津弹压不住,眼看大势已去,趁乱换上蒙古妇女的衣饰,只带了300多人脱逃,投奔准噶尔去了,而其母、弟、妹、妹夫一并被俘。岳钟琪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出师十五日,斩八万级”。这一仗,创建了“成攻之速,为史册所未有”的奇功。

在清军的致命打击下,罗卜藏丹津不得人心的分裂割据活动被弹压了下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收复。事后,为了加强对青海地区的管辖,清政府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从此,青海完全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为了奖励岳钟琪的卓著功勋,雍正帝褒奖他“尔为国家栋梁,不世出之名将”,赏对联“天下太平日,一堂如意春”,封三等公,赐黄带以示殊荣,并命兼甘肃提督。雍正三年(1725年)初,再兼甘肃巡抚。同年四月,清廷解除年羹尧的兵权,任岳钟琪为川陕总督。他进京谢恩,加兵部尚书衔。岳钟琪优渥有加,连升累擢,独获眷宠,声震朝野,在清代前期,汉人拜大将军的仅岳钟琪一人。

职重遭忌,川陕总督罢官入狱

清王朝建立后,内外大臣多系满族人担任。岳钟琪以军功升任川陕总督,以汉人承当川、陕、甘三省军政大权,自易招来忌恨。

雍正五年(1727年),“岳钟琪反”的流言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中流传,一些嫉恨岳钟琪的官员,特别有不少满族要员更是纷纷上书雍正帝,攻击他“为岳飞裔,欲报宋、金之仇”。岳钟琪众口莫辩,不得已上书雍正帝,请求追根究源,以明忠奸。雍正帝安抚他说:“数年以来,谗钟琪者不止谤书一箧,甚且谓钟琪为岳飞后裔,欲报宋、金之仇。钟琪懋著勋著,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陕军民尊君亲上,众共闻之。今此造谣之人,不但谤大臣,并诬川陕军民以大逆。命巡抚黄炳、提督黄廷桂严加查访。”不久,案情公布,原来寄居成都的湖广人庐宗因与钟琪有“私蒂”,为泄愤才散布流言。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永兴落第书生曾静派学生张熙化名张倬,到四川劝拥有重兵的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张熙以雍正帝有“谋父”“逼母”“杀兄”“屠弟”等罪行,并以岳钟琪是岳飞后裔和吕留良(清初著名学者,有强烈反清思想)的“华夷有别”说为由,鼓动岳钟琪起事。岳钟琪佯称与张共谋大事,“与设誓,俱得静始末”,随即向朝廷告发。曾静、张熙等被捕解京,朝廷追查余党,便引发了清代最大的文字冤狱“吕留良案”。

雍正五年(1727年)冬,位于新疆的准噶尔部王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在沙俄支持下,继续进行叛乱活动。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分西、北两路进攻数掠喀尔喀的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岳钟琪任西路统帅,授宁远大将军,驻军天山东段的巴里坤;傅尔丹统帅北路大军,授靖远大将军,屯兵阿尔泰山。行前,两位统帅议定,第二年会攻伊犁。

岳钟琪到达巴里坤后,加紧修筑东、西二城,储备军资粮秣,编练精壮士卒。雍正八年(1730年),清廷以噶尔丹策零有兵锋敛缩、愿意悔过之势,谕岳、傅二路“进兵之期,暂缓一年”。雍正九年(1731年)春,经过近两年的整军备战,巴里坤已成为清军出击叛军的桥头堡。“为深入计”,岳钟琪“请移兵驻吐鲁番、巴尔库尔”,认为吐鲁番地方饶沃,可以广为屯种,是通伊犁必经之地,既可以此先行收抚该地准部,又可借此再图前移。不料,所奏十六条军机事宜,雍正帝不但认为无一可取之处,反训斥岳:“前以钟琪军募,谕今持重坚守,今已二万九千人,而云众寡其敌,何懦怯至此?”为战守方略分歧,君臣顿生嫌隙。

是年六月,北路统帅傅尔丹大言“武臣不畏死耳!君等安可蹈汉儿之习,自弱其势哉”,不顾群僚谏阻,轻举妄动,结果被准噶尔部大败于和通倬尔,副将军巴赛等十多名大将或战死、或自杀,万余部队只剩两千。败绩传来,清廷震动,认为岳钟琪有拥兵不救之嫌。

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岳部巡逻骑兵在镜儿泉与敌相遇,清军二名士兵被杀,一名被俘。雍正帝竟以区区小事,借题发挥,将岳钟琪交部察议。不久,准部进犯哈密,岳钟琪待罪述职,命副将军石云倬分地设伏,谁知石贻误战机,放跑了敌人。为此,岳钟琪再次遭到雍正帝的切责:“尔但以怀游依之见,致战守乖宜。”大学士鄂尔泰趁机弹劾岳钟琪:“专制边疆,智不能料敌,勇不能歼敌。”雍正帝将岳“降三等侯,削少保,仍留总督衔,护大将军印”。三月,岳钟琪请求移军穆垒,与巴里坤互为犄角,并以身家性命向雍正帝立下军令状,谓此必能克敌。鄂尔泰的亲信张广泗(副将军)冷眼旁观,一见时机成熟,立即劾岳:“调兵、筹饷、统驭将士,种种失宜,穆垒形如釜底,不可驻军。”雍正帝召岳回京师,以“误国负恩”罪削尽所有官职,交兵部拘禁。其后,雍正帝网开一面,将被诸大学士拟为斩决的岳钟琪定为斩监侯。岳钟琪从辉煌的顶峰,跌落到待决之死囚的境地。

东山再起,平定四川大小金川之乱

乾隆二年(1737年),在监狱中待了五年的岳钟琪被乾隆皇帝赦免回到成都,在百花潭边结庐而居,或木履蓑衣,种花植草,闲话农桑,或吟诗赋词,徜徉山水,游历风光,过了十年平凡而宁静的平民生活。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为并吞小金川,发动叛乱,攻打其他土司,打伤政府官员。四川巡抚派兵弹压,损兵折将,反被其败。清廷派“征苗有功”的云贵总督张广泗作川陕总督,统军三万进剿。

大金川在四川西北部,是藏族集居之地。这里林密山高,万山丛矗,形势险峻,易守难攻。叛军多设碉卡,据险抵抗。清军劳师费饷,虽极力攻击,却多有损伤,张广泗采取“以碉逼碉”的办法,结果兵力分散,战斗力不足,竟无尺寸之功。乾隆帝大怒,以失误军机把督师的大学士纳亲和张广泗逮捕,然后解京处死。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以岳钟琪“威望震诸番”“命起钟琪,予总兵衔”。其时,已62岁高龄的岳钟琪再度扛起匡扶社稷的重任,披挂铠甲,亲赴前线。一到前线,乾隆又授他四川提督,赐孔雀翎。经略大学士傅恒素知岳钟琪的韬略,十分倚重他。调集精兵25000人,用岳钟琪的进军方略,分兵两路进攻。

岳钟琪披坚执锐,雄风不减当年,率兵连续攻占了康八达、塔高等山梁。莎罗奔曾随岳钟琪平西藏、征青海,素惮畏岳之声威,眼看大兵压境,连战失利,只好乞降。岳钟琪抓住时机“以十三骑入勒乌围开谕”。莎罗奔见岳钟琪器宇轩昂,轻骑直入,感其威严诚勇,遂“请奉约束,顶经立誓”。第二天,莎罗奔携其侄儿郎卡坐皮船过大渡河到清军大营投降。前后打了三年的战争,终以兵不血刃平定了大金川。清政府赦免了莎罗奔,仍让他作大金川土司。金川战役的胜利结束,使本想退兵的乾隆帝甚为意外,大感欣慰,特“谕奖钟琪,加太子少保,复封三等公,赐号曰‘威信\’”,命其入朝觐见,赏游紫禁城。

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墨特为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再出康定,会同总督策楞,将其讨平;两年后,又遣兵讨擒杂谷土司苍旺之乱;再两年(1754年),重庆陈琨倡乱,岳钟琪以重庆地位重要,亲往捕治。岳钟琪平叛凯旋途中,将星殒落,病逝于资州途中,鞠躬尽瘁,时年68岁,谥号“襄勤”。

在明末清初的战争舞台上,从白银走出了几位著名军事将领,在那个时空中是异常的耀眼,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王进宝、潘玉龙、岳钟琪……这些名字至今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志愿者为临洮两小学捐赠爱心物资

捐助现场西部商报记者金奉乾摄(首席记者金奉乾)10月8日上午,定西市临洮县境内秋雨绵绵。甘肃爱心驿站的40余位志愿者驱车近80公里,来到临洮县上梁小学和壑岘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送去了价值1万余元的学...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岳钟琪:清代三朝武臣巨擘 本报记者 马晓东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