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新闻 > 正文

民生科技:改变生产与生活的力量 ——从陇西县首阳镇菜子坪村中药材产业发展看民生科技的作用

来源:甘肃日报 2014-01-14 19:43   https://www.yybnet.net/

民生科技:改变生产与生活的力量

——从陇西县首阳镇菜子坪村中药材产业发展看民生科技的作用

本报记者 李 峰

1月8日,陇西县首阳镇。

户外的余雪踩上去吱吱响,穿着羽绒服仍然有点冷。进入黄芪苗越冬大棚,凉意离身而去,这些黄芪苗看来能过个暖和的冬天了。这是当地的黄芪苗首次在大棚里过冬。

以前首阳镇乃至全省的黄芪都在露地里过冬。自从甘肃省大规模实施民生科技研发与推广后,首阳镇的黄芪苗搬进了大棚。据专家说,黄芪苗在大棚里越冬后,成活率将会提高,种到大田里会长得更好。

规范化种植,农民收入高了

这个大棚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60亩,实在出乎一般人的想像。但是附近菜子坪村的村民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他们更关心的是收入如何。

菜子坪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中药材。85%的耕地被村民种了中药材,只有实在缺劳动力的个别家庭不种中药材。

其实很早以前,这里不种植中药材,而是种小麦、玉米、马铃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山西引进种植党参,又陆续从各地引进种植了黄芪等中药材,但是面积不大。后来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但是种植方式仍然落后。

从2012年至今,全省大规模推广民生科技,其中有一项是定西中药材产业化和惠民示范工程,菜子坪村有幸被纳入其中。

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菜子坪村村民种植规范化了。播种、施肥、管理等,都有程序和标准。现在村里的老汉也知道“规范化种植”这个名词,还能说上两句相关内容。

55岁的村民郭建名说,规范化种植以前,种一亩黄芪一年能收200公斤“干货”,规范化种植以后,能收300公斤“干货”。看来,民生科技的作用十分明显。

郭建名家里有10亩地,去年2亩种了蔬菜和粮食供自家吃,其余8亩全种了黄芪,收入比以前种马铃薯多了一倍。

说起去年的收入,郭建名憨憨地笑着说:“也就刚能养家糊口。”周围的村民大笑着喊“胡扯”。郭建名又举起3根指头说:“也就3万元。”周围的村民又笑起来喊“少了”。

中药材收入的提高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郭建名说:“现在过得是神仙日子。”

中药材收入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自信心。村子里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去年,一个倔老汉推着一手推车党参在小路上慢慢走,后面来了一辆小轿车在倔老汉身后响喇叭,倔老汉生气了,骂小轿车说:“你牛哼哼啥,我车上的党参比你值钱。”

种药材抢手,土地成了“紧俏货”

36岁的村民王向军原来在陕西打工,13岁的大女儿就是在陕西出生的。如今,王向军回到村里种中药材。

王向军说,回家种中药材收入多、平时自由,要比打工好。与其他村民一样,王向军家用2亩地种蔬菜,让家人吃“没污染的菜”,其余8亩7分地种黄芪和党参。王向军家已经不种小麦了,吃的面粉都是从市场上买的。家里老人还养着几头牛,但是王向军说:“这就不算正规收入了。”

市场导向和民生科技深深影响着村民的种植加工方式。以前村民习惯用硫磺熏黄芪,现在没有一个人这么干。因为只要用了硫磺,市场价格起码降一半。也不是没有个别村民想蒙混过关,但是药材的颜色和味道瞒不住人,结果用硫磺的村民吃了大亏。如今不仅没人用硫磺,而且“无硫化处理”也成了村民人人能讲的名词。

与以前相比,除了不用硫磺,很多农户还把中药材粗加工后再出售,这样价格更高。粗加工主要是把中药材切成片,村子里约有一半的家庭买了4000多元一台的切片机。

与其他一些地方无人愿意种地不同,菜子坪村的土地是“紧俏货”,土地流转很少。村民们都想租地,如今市场价已经涨到一亩地一年租金1500元,还是租不上。王向军说,只要种中药材,一年一亩地估计至少能挣1万元,所以除了没劳动力的家庭,很少有农户愿意把地租出去。

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女孩说,没想到甘肃的土地比河南的土地还能挣钱。她家在河南与河北交界的地方,家里有4亩土地,去年一年只挣了1万元,远远比不上菜子坪村土地的效益。

粤商加盟,陇西有了中药材产业链

中药材产业其实风险很大。去年市场上党参每公斤收购价达到130元,最近却掉到了每公斤40元。

在市场的逼迫下,一些精明的村民有了囤积的理念,正在收购其他村民手中低价位的中药材,准备等到价格升高时再卖出去。村民郭建名已收购了10多吨中药材,等待着市场的变化。郭建名有些担心又充满希望,他说:“风险不小,但是我相信能等到市场价格涨高的时候。”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引来了精明的外地客商。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在陇西建了全资子公司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在陇西收购药材后,就地加工成奶粉一样的粉末,全部发到广东作为制剂原料。

陇西一方制药公司质量部经理李岑洁说,因为陇西有品种最优、产量最大的道地药材,所以总公司在这里建了子公司,目的是保质量、降成本。他刚算完2013年的纳税额,2013年陇西一方制药公司在当地上缴了3332万元税金。

陇西一方制药公司目前有7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在公司的后院,一个新的车间正在安装设备。李岑洁说,这是二期工程,计划6月份投产,到时候年产量会翻番,每年纳税超过7000万元不成问题。

民生科技助推富民兴陇

陇西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民生科技所起作用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专设了民生科技专项资金。省科技厅编制了《甘肃省民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主要研发推广适合甘肃省省情的重大民生科技。

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甘肃省解决了一批民生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推广了一批富民惠民的民生科技,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据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今后,甘肃省将把生态修复与治理作为民生科技工作的核心领域,把富民兴陇作为民生科技工作的抓手,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民生科技工作的脉搏,把服务社会管理作为民生科技工作的方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

当然,解决很多问题不能仅靠民生科技,还得靠各方面协力推进。比如,陇西县首阳镇菜子坪村村民张建军说:“我们现在不种粮了,可是种粮食作物有政策提供保险,种中药材没有保险。像去年冰雹把瓦片都打破了,中药材损失很大也没办法。”好在这个问题有望解决。据陇西县科技局副局长聂旭东说,当地正在研究为种植中药材提供保险的政策,这个政策有望在今年年内出台。

相关链接:

“民生科技”的概念可以进行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民生科技”泛指一切可以改善民生的科技活动;而狭义的“民生科技”是指能够普遍促进民众改善生存和生活状态、增加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和优化权益保护状况的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及其相关政策的体系。“民生科技”作为与民生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是存在于整个科技系统中的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子系统,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过程和多要素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简而言之,“民生科技”就是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支撑和引领的科学技术,是“以人为本”的科技,是科技领域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落实。

新闻推荐

陇西“驻村代办” 方便快捷好办事

陇西“驻村代办”方便快捷好办事周毛平朱红霞马伟五保户王存虎无依无靠,是驻村干部经常将救济物资送上门;董春莲家的羊不下羔,是驻村干部请来畜牧局专家帮忙解决了难题;张银平铺地膜时地膜不够了,一个...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生科技:改变生产与生活的力量 ——从陇西县首阳镇菜子坪村中药材产业发展看民生科技的作用)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