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草”成金
本报记者 宜秀萍
走进陇西县渭阳乡卫生院,一股浓浓的草药香扑鼻而来。
“这是艾草的味道,端午节家家户户用来避邪驱瘴,现在可是我们卫生院的宝贝!”卫生院院长王锋卖起关子。
田间地头、荒郊野外,甚至在城市的工地废墟、路边河岸都随处可见的艾草,到了卫生院怎么就成了宝贝?大家的胃口被吊了起来。
“中医针灸里有种名为艾灸的方法,就是针法配合艾条燃烧熏烤,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王锋边说边带大家走进一间房。
“‘艾\’护生命,‘灸\’出健康”,门两边张贴的对联开宗明义。房间里古色古香,倚墙而立的八宝阁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艾条、艾塔、艾灸调理盒等物品。两个身上标注着各种穴位的人体模型一站、一坐,脖颈、腰间、胳膊、大腿处都穿戴着像盔甲似的装备。
“这是我们卫生院独创的艾灸服。”王锋脱下其中一件装备,细细讲解。
“这是专治肩颈痛类疾病的,每个灸盒对应一个穴位,治疗时,只要像穿衣服一样,穿上就行,非常方便。”王锋边说边演示。
“我们还有专治腰腿痛、关节痛、痛经等疾病的‘服装\’。”王锋指着人体模型上的装备,一一介绍。
说起研制这些产品的缘由,王锋打开了话匣子。艾草是人类认识和应用最早的中草药,具有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散寒止痛、增补元气等功能,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近年来,响应全省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号召,渭阳乡卫生院建起了皇甫谧艾灸养生馆。疗效好、收费低,当地群众非常欢迎。
每年,卫生院都要从河南等地购买艾条,一支最少得要1.5元左右,一年下来得几万元。而且这些艾条夹杂了很多杂质,品质不好。
陇西县素有“千年药乡”美称,渭阳乡地处陇西县城北部山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合艾草生长,加之生产艾条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于是,王锋萌生了自己生产艾条的想法。
在陇西县卫生局的支持下,2012年,渭阳乡卫生院从陇南山区引进优质艾草,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71亩艾草。同时,在卫生院后院修建大棚阴干区和艾草制品加工车间,购置了简单的设备。当年,渭阳乡卫生院便开始自己生产艾条了。
艾草品质好、艾绒纯度高,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以往外购的艾条。王锋有了信心,主动与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2013年1月9日,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艾制品研制所在卫生院挂牌成立。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不需要每年种植,而且产量会逐年增加。有了研制所的招牌,渭阳乡卫生院的干劲更足了。2013年,渭阳乡卫生院生产艾条20余万支,还开发研制了艾塔、艾柱、艾灸服、艾灸调理盒等多种艾制品,年创收10多万元。
在陇西县卫生局的协调支持下,现在,该院生产的艾条等艾制品已经供应并完全满足了陇西全县医疗机构的需求。
“今年,我们购置了新的设备,准备再流转200亩地,扩大生产规模。”王锋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的目标是打造中国艾乡,让我们的产品走出陇西,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新闻推荐
陇西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陇西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本报陇西讯(记者王雨通讯员张爱平)陇西县把培育完善市场体系作为加快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基本建成...
陇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