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县上多渠道筹集资金34万元,购进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公路质量试验检测设备,组建了专门的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室,切实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检测的科技含量和精确水平。在落实技术保障的同时,县上还专门抽调了1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督小组,成立了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切实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项目建设是滋生腐败的高危领域,一旦出现腐败现象,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为了堵源截流、预防职务犯罪,县交通运输局还主动与县人民检察院联系,共同组建了农村公路建设督导组、验收领导小组、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在实施通畅工程的每个建制村都配备了由县交通运输局领导、乡镇领导、乡镇公路管理所所长、义务监督员及群众代表、检察联络员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管人员。
养护提质:管好脱贫致富大道
三分建、七分管。多年来,陇西县坚持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政府行政管理考核范围,每年都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把考评结果与责任主体的工作绩效、评优选先、奖罚体系挂钩,建立了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渠道,每年将县财政收入的3%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
针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量大面宽、任务艰巨、困难突出的实际,县上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狠抓责任落实三个环节入手,始终做到了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工作职责、资金保障四个到位。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签订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与县乡公路管理站、乡镇公路管理所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起了年初有安排、平时有督查、半年有考核、年终有奖罚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上领导全力抓,部门具体抓,乡镇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上还专门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导小组,并把建设和养护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乡镇和部门,力求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意见》,明确由县政府负责筹集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乡镇负责农村公路及其辅助设施的保护、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村道的管理养护、村级养护小组对区域内村道进行日常养护管理,靠实了县、乡、村和县交通运输部门的的责任,切实解决了农村公路失管失养问题。与此同时,县交通运输部门还专门组建了30人的专业养护队和80多人的日常养护小组,把日常养护和专业养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境内所有的县乡公路经常保持畅通、洁净、美观、安全。县上坚持把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县财政先后拨付3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农村公路管护中的一大难题就是占道经营、在公路控制区内搭建违章建筑、超载超限、随意损坏公路设施等。对此,陇西县不断加大路政执法力度。一方面,通过路政管理法律法规“进校园”、“进村庄”、“进社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公路沿线的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另一方面,执法人员在查处违章违法行为时,尽可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诚心打动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教育和引导公路沿线群众自觉树立“护路光荣,损路可耻”思想。特别是通过在学校举办“做爱路小卫士”有奖征文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护路爱路意识,然后再通过小手拉大手,增强学生家长的护路爱路意识。
陇西县连续六年获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先进县称号;陇西县乡公路管理站连续多年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全市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场会连续三年在陇西县召开,该县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得到推广;陇西县乡公路管理站今年还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先进单位。
效益提升:架起脱贫致富通途
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加之天定高速、文殪二级公路、马云二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陇西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为支线、村道为分支,连通周边县区、通达乡镇、辐射建制村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实现了“一小时经济圈”。
路通百业兴、路通财自来。交通建设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山区群众的出行条件和生活条件,而且带动了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运输业、商贸物流业等多种富民产业的健康发展,切实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陇西县权家湾乡桌儿岔村山大沟深,过去通往山外的是一条羊肠小道,进出村的所有物资全部靠驴驮人背,条件极为艰苦。村主任周尚明回忆说,前些年村里的九年制学校修建教室,因为没有公路材料运不进来,学校只能组织学生和家长背、牲口驮,结果累倒了好多学生和家长,当时的情况真的让人苦不堪言。邻居周新民家盖房子,光砖瓦夫妻两个人就整整背了两个月。要是村里有人得了重病,又正巧赶上雨雪天,就无法去医院,只能坐在家里等,那种无奈城里人是难以想像的。至于说脱贫致富我们村里人连想都不敢想。自从2013年公路通到了村子里后,村里一下子变了天,买农用车的、开商店的、搞蔬菜贩运的、发展规模养殖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骑着摩托车去县城打工的等等,首先是群众的精神面貌好了,其次是生活条件好了,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新鲜蔬菜现在天天有人送到家门口。今年村里的两个社通了水泥路,三轮车都能开到田间地头,种庄稼也比过去省时又省力。
路通到村里之后,村民周尚荣买了一辆三轮车,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在邻近的几个村子贩运大白菜,一个月收入一万多元。村民周孝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年收入不错,眼下正在投资10多万元建新房。他说,路通到村里后,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别的不说,光这次盖新房,运费就要节约几万元。驻村干部陈丽深有感触地说,她是2012年到桌儿岔驻村的,当时公路还没有通到村里,每次去乡上开会或报报表至少要步行一个小时,现在骑摩托车只需8分钟就到了,既方便又省事。她还说,马云二级公路通车后,村里有不少人进城务工,每天骑摩托车往返一个来回,既能打工挣钱又能照顾家里,都是公路建设带来的好处。
陇西县文峰镇曲家山村村主任马耀文说起公路修建给村里带来的好处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以前村里的姑娘外出打工,好多都嫁到外面不愿回来了,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成了难肠事。有些年轻人外出打工领个对象回家,车子开不进村,人家就嫌村里的路不好走,大多都不愿意嫁到村里来,就是有个别愿意的,也提出只有在文峰镇上买房才能成。自从今年路修通之后,村里的六七个年轻人已经说成了媳妇,年底有几个就能办喜事。”
“在陇西县,农村公路进村入社后,对带动群众增收最明显的还要算畜草产业。过去的五年间,全县的畜禽饲养量由190万头只增加到了459.22万头只,增长了2.4倍;规模养殖户由65家增加到了328家;草畜产业总产值由2.85亿元增加到了24.08亿元,增长了8.45倍;人均牧业纯收入由495元增加到了1980元,增长了4倍。”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玉带飞舞拓坦途,路连民心谱华章。过去的五年间,陇西县日新月异的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润滑剂”和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我们有理由相信,陇西县的交通运输事业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期间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彩虹。
新闻推荐
陇西讯(通讯员薛君平)近日,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调15名工作人员,组成五个督查小组,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的方式,对辖区内零售药店、个体诊所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流通企业、小食...
陇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