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强 刘红星 宋 斌
人畜安全饮水年底实现全覆盖,宽敞平坦的硬(砂)化路通村入社,灾后恢复重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在彻底改变着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改造的农村危旧房瓦青墙白屋顶坡……综观扶贫攻坚成效,用菜子镇农民的话说,就是鼓起了钱袋子,盖起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菜子镇位于渭河上游,陇西县南部,省道228线横穿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辖区面积204.7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村,14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111户,44520人,耕地面积96592.3亩,人均占地2.3亩。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菜子镇党政一班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主抓“两大建设”,打造“四大基地”,提升“六大产业”,努力实现“四个增强”,全镇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特别是自双联行动助推***工作开展以来,陇西县各联村单位和帮联干部紧盯菜子镇现有的11个贫困村13481贫困人口,针对贫困村户发展现状和“需求清单”,充分发挥帮联单位职能优势和帮扶干部个人特长,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户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政策宣传、致富门路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凝心聚力为群众帮办实事好事,有效推动了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2014年全镇贫困户3139户13481人,贫困面为30.28%,今年贫困面下降到12.08%,实现了8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其中省直单位联系帮扶村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87元,同比上增长10.62%。其中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2618元,同比增长13%。
抓基础设施建设“破穷障”
“前几年,社里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房屋破旧。”菜子镇牟河村牟河社农民李守成说,如今路修好了,经过维修加固的旧房不再让人整日提心吊胆……
2015年是“十二五”建设的收官之年,也是双联***成效最大的一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年陇西县菜子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翻天覆地”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今年以来,陇西县各联村单位和帮联干部把改善菜子镇贫困村基础设施作为帮联行动的重要抓手,县
人大积极联系帮扶树苗1000多棵用于道路绿化;省质监局帮扶资金4万元,积极动员甘肃东林园电梯有限公司捐赠水泥20吨用于道路砂化;县妇联帮扶资金2000元对元各村硬化道路进行绿化。全镇硬化、砂化通村、通社道路7条44.28公里,全镇通社砂化道路覆盖率达42%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1公里,农村危房改造106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落实355户;人畜安全饮水年底可实现全覆盖。
窥一斑而见全豹。据了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近几年菜子镇筹措资金940多万元完成道路建设59条73.88公里;总投资40.84万元,建设完成了二十铺村小型水利工程田间“U”型渠道衬砌;总投资47.2万元,建设完成了姚家河蔬菜基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47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菜子镇镇区道路及排水工程;漳陇工程铺设供水管线90公里,完成农村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256户;修建防洪河堤1.76公里,占总任务数2.76公里的63.77%。
抓党建促扶贫“拔穷根”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近年来,菜子镇镇村两级立足治软治散,坚持帮扶与治本相结合,通过抓班子、强队伍、优服务等措施,不断提升党支部和党
员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走出了一条后进支部整顿提升推进***的路子。
菜子镇牟河村辖11个村民小组,607户2977人,党员54名,贫困面36%。2014年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针对村班子结构不合理、引领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该镇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推进***的根本保障,采取内组骨干、外聘技术人才等方式,组建了四支扶贫攻坚队伍,建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四支队伍为支撑的扶贫攻坚堡垒。针对原班子服务能力弱、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公信力不强的问题,该镇坚持“为民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零距离”的理念,深入推进全县实施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筹资47万元,对村级阵地进行改造提升,真正把村级阵地建成了集组织活动、议事决策、教育培训、便民服务、信息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据了解,在推行驻村双包访民情和“民事代办”工作法中,镇村干部吃住在村、24小时轮流值班,通过开展“四办”服务,先后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26条,制定贫困户帮扶措施784条,引导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28个,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6场(次)1800多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63个,代办各类事项1280多件(次),做到了扶贫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户”,一般“农事”、矛盾调解和事
项办理“不出村”。
此外,村党支部把改善基础条件和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来抓,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住房条件差、上学就医难、富民产业发展慢等问题入手,确定了改善水电路房“四大条件”、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畜草、劳务“四大产业”的工作重点,争取了总投资1153万元的易地搬迁项目,分期分批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田家屲等5个社159户群众进行整体搬迁,目前已完成住宅建设104套。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引进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在安置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组织引导上庄、红崖等5个社117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畜草等主导产业。
通过整顿提升,牟河村有效发挥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支部的威信高了,党员的地位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强了,到2016年全村稳定实现整体脱贫。
以牟河村加强党建促扶贫的成功经验,各联村单位按照实现“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的要求,加大对该镇村级办公场所的帮扶力度。省质监局帮扶资金8万元对联系的4个村配备了办公设备。其他联系单位也不同程度向联系村购置、配送了办公设备,经帮扶全镇占地200平方米以上村级活动场所已达到13个以上。此外,联系单位积极协助村“两委”努力争取金融帮扶资金,今年以来,落实***专项贷款发展型贫困户1353户5935.5万元、企业带动型275户1240万元、扶贫9个互助协会带动型268户374.5万元,此举为贫困群众培育发展致富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
抓灾后恢复重建“挪穷窝”
“白墙青瓦坡屋顶,上下圈梁构造柱。抗震等级要八度,一达标准就补助。”在菜子镇十里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村民王有国感激地说:“现在的干部好得很!我盖房,他们跑前跑后讲样式、说政策、看质量、比我还要操心。”
随着7·22岷县漳县地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菜子镇恢复重建工作在省、市、县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一个个重建奇迹诞生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上。透过一组数据笔者了解到,在灾后重建方面,该镇全面完成了630户重建户的主体建设,全面完成1800户维修加固建设任务;拨付重建户资金623户2481万元,占重建资金的98.45%,拨付维修加固户资金1786户890.9万元,占维修加固资金的98.99%。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面,全镇完成总投资350万元的白化、董家寺两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完成总投资5552万元,涉及雪山、牟河、先锋、侯家门4个村634户3546人的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主体建设工程。
为了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三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该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依据“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扶持、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在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实力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工程,通过“挪穷窝”住新居,创造农民就医和子女受教育的条件,逐步引导村民适应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在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十里铺、浅河、东风三个集中安置点目前均已完成初设审批、“两证一书”、施工图审查、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安置点内道路及巷道硬化以及排水管网铺设、检查井、雨水口、广场铺装、健身器材安装、太阳能路灯安装、化粪池建设以及村级活动场所与村卫生室整合建设均已完工,目前,三个集中安置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抓产业扶贫“换穷业”
抓好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出路,在双联***工作中,各联村单位以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重点,结合菜子镇位于南部二阴山区的实际,将发展设施农业、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省质监局帮扶资金18万元为联系村43户贫困户修建标准化圈舍,引羊40多只;县种子管理站帮扶马铃薯原种3000多公斤,价值1万多元;县畜牧局帮扶地膜70多捆。其他单位也积极帮扶化肥、地膜等生产物资。据悉,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到21万亩以上,在侯家门、先锋、东风村建成1000亩的标准化种植示范点各1个。落实畜草产业贷款633万元,先后培育发展以罗记乳业为代表的养殖大户(场)9户,引进基础母羊4008多只,引进基础母牛482多头,畜草种植面积达15100亩。依托7·22漳县岷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在二十铺村新建塑料钢架大棚23座,流转土地320亩。在浅河村新建苗木花卉种植基地一处。年内劳务输出1.5455万人,创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开展劳动技能培训4330人次。另外,全镇个体工商户和零星摊点也如雨后春笋,达到800家以上,逢集日交易额达到40万元以上。
一个个难题在双联帮扶中迎刃而解,一项项举措在***中破冰前行,在双联行动助推***工作中,菜子镇以抓基础设施建设“破穷障”、抓党建促扶贫“拔穷根”、抓灾后恢复重建“改穷貌”、抓产业扶贫“换穷业”的举措书写答卷,唱响了菜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帮扶单位的真帮实扶下,菜子镇***脱贫的目标任务一定会早日实现。
新闻推荐
本报陇西讯从12月22日开始,陇西县抽调千名县乡干部奔赴全县17个乡镇,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以“政策宣传到户、科技培训到户、目标落实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思想教育“三到户”活动。该县要求进...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