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爱平
数九严冬,天寒地冻,但陇西县项目建设依然热度不减。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令人振奋,2015年,全县规划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6项,总投资达443亿元,开工建设105项,完成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19.5%。
2015年,陇西县充分挖掘区位、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把重点向带动能力强、循环化水平高、发展前景广的产业类项目转移,转变理念、积极谋划,顺势而动、主动作为,全县项目建设呈现“规模扩张、结构调优、层次提升、接替有序”的良好态势。
项目建设前景广阔
陇西县积极抢抓各项政策叠加机遇,精准研究政策、精细包装项目、精心跟踪对接,在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方面谋划储备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45项,总投资达1573亿元。同时,对重点新上项目先由重点项目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完善后,再提交县长办公会议审议和四大班子领导联席会议集体票决,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该县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和“盯大联强、借力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责任招商、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环境招商,先后6次组团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县新引进泳毅新型环保材料等项目18个、总投资82.85亿元,到位资金30.4亿元;第二十一届兰洽会签约项目13个、签约资金103.9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在百亿元以上。同时,全面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年共实施续建项目27个,总投资134.3亿元,到位资金41.35亿元,新引和续建项目总到位资金71.75亿元,同比增长10.49%。
打造“华夏药都”新品牌
素有“千年药乡”美誉的陇西,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区位优越。近年来,陇西县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文明特色经济强县,全力打造“一都两中心”的目标定位,依托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文化旅游项目深度融合。2015年共谋划建设文化旅游类项目4项、总投资30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西文化旅游创意园已完成投资6.08亿元 ,“华盛欢乐世界”于去年8月中旬开园运营,是西北首个丝路文化主题公园;电视连续剧《西北剿匪记之擒狼》开机拍摄。总投资5亿元的大渭河文化风情园已完成投资4.2亿元,占总投资的84%。
中医药加工项目层次提升。开工建设中医药精深加工项目27个,完成投资18.6亿元,奇正药业无硫精制饮片加工和正大药业参芪口服液生产线建成投产,一方制药中药配方颗粒制剂、普尔康药业综合制剂、扬子江药业首阳饮片加工等25个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中天药业“红芪口服液”、正大药业“陇元贵宝”参芪茶等产品畅销市场,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条,全县中药材年加工能力达到13.8万吨,仅加工环节实现产值43.1亿元,同比增长22%。
保姆式服务助推跨越式发展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陇西县打响了“保姆式”服务这张“名片”。为了给企业在硬环境提供服务,去年以来,该县投入资金21.84亿元,实施城建项目66项,建成北环路东段等主次干道4条1.5公里,完成南河西路等路基施工3条3.6公里,全长16.7公里的药都大道贯通工程全面启动,渭州路人行天桥预计1月中旬竣工通行。
在金融服务保障方面,直接融资实现突破性进展,中天羊业在“新三板”挂牌成功融资6300万元,清吉淀粉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融资1600万元,正大药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兴陇宝”平台实现融资500万元。同时,省内首个运用PPP模式的陇西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启动建设。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该县将72个县列重点项目全部挂靠到四大班子领导身上,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全程推动,确保了项目建设均衡有序推进。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机制,制定出台了《陇西县2015年重大项目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对排名靠后、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问责。实行“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考核倒逼落实”的倒逼机制,并严格执行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及时协调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了项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新闻推荐
8月24—25日,长安亲情服务10周年感恩回馈巡回路演在陇西县精彩上演,据悉,本次巡回路演是长安为纪念长安亲情服务10周年,而开展的系列活动。据了解,甘肃省将要开展12场巡回路演活动,本次是第11场。...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