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爱平通讯员党国飞
近年来,陇西县农机学校将农机具培训课堂搬到了乡镇、村社和田间地头,把各项农机具操作技能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有效提高了农机具耕作效率,减少了农机具安全隐患,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刘俊是陇西县福星镇大湾村农民,从2013年开始,他就一直用农机具进行田间耕作,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3年多来,他在耕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
不久前,县农机学校在大湾村举办了一场农机具技能专业培训,这让刘俊十分高兴,一大早,他和周围近百名村民一起早早来到村委会听理论讲座。
“有的农机手认为车买来了,放到那空转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磨合,这种磨合方法是不对的,很容易造成机器的损伤。”台上,县农机学校教师王军认真地讲,台下,农机手仔细地听。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刘俊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理论课结束后,开始了实践操作。倒桩、移库……培训老师一边指导,农机手们一边操作。几遍下来,刘俊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标准完成了规定操作,场外很多农机手纷纷为他叫好。
“我以前把车买来,到自家的麦场里练一下、地里面开一下,就以为技术已经好了,车的保养及安全使用等技术知识还缺乏,经过培训,我学会了好多知识。”一天的学习结束,刘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大湾村83名村民拿到了由县农牧局颁发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合格证”。
据了解,今年,陇西农机学校计划年内培训农机作业服务人员7000人,开展农机修理工、电工、焊工等工种培训鉴定5期。截至目前,已举办农机作业服务人员培训班21期3800人次,举办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班2期77人次。
新闻推荐
...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