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登华段海峰
盛夏时节,走进陇西县菜子镇十里铺岷漳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白粉墙、蓝瓦顶、平坦的硬化巷道、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在周边农作物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观大方。夜幕降临时,三五成群的孩童嬉戏在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下,年轻的妇女跳起了广场舞,昔日因地震灾害变得一片狼藉的村庄今日却散发着阵阵现代气息。
与菜子镇十里铺村有所不同,菜子镇东风村赵秀珍家,庭院干净整洁、重建房格外显眼,屋内装修精致,房屋面积虽不大,但客厅、卧室、洗手间一应俱全。“7·22”地震中,赵秀珍家3间房屋受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始后,赵秀珍家被列为原址重建户,她家申请到4万元国家重建资金,并享受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自筹了2万元就建起了新房子。面对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赵秀珍高兴地说:“政府补助修建的房子好得很,圈梁地梁构造柱结构的,比起以前的土坯房安全多了,现在信心越来越大了,老了都享福。”
据了解,“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造成陇西县2000多户城乡群众住房不同程度受损,重建工作启动以来,该县把灾后住房重建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多措并举、保质量、赶工期,确保群众顺利搬迁入住新居。
为高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陇西县连续3年将灾后重建列入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并成立“一对一”推进领导小组,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有序推进菜子、碧岩、巩昌、文峰、首阳五个乡镇1792户住房重建和5132户房屋维修加固。目前,原址重建户和维修加固户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已陆续搬迁入住。
在菜子镇东风村集中安置点,村民孟海仁眼看着自己即将住进二层小洋楼,满脸喜悦地说:“住上的话娃娃念书也方便,吃水也方便,共产党的这个政策好得很,现在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脱贫致富的信心越来越大了。”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陇西县着力推进村镇建设,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先后编制完成了《陇西县菜子镇特色风貌小城镇建设规划》和菜子镇十里铺、浅河、东风等3个村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并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对3个集中安置点重建住房户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做到了既美观实用、又体现现代特色。
陇西县菜子镇人大副主席许月明说:“经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我镇十里铺村、东风村、浅河村安置点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风貌都有了非常直观的改善和提升,咱们的乡村更加美丽整洁了,民风民俗更加淳朴了,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新闻推荐
致富路上“老黄牛”——陇西县农村实用人才王金龙写真本报记者朱红霞
陇西县云田镇安家咀村人均耕地只有3.5亩,但全村地势平整、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如何发挥“地利”优势,把有限的土地变成村民致富的“聚宝盆”,是该村党总支书记王金龙日思夜想的首要问题。...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