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高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陇西县福星镇新坪村农民,他“情系农村、依托产业、服务农民”。尚高云瞄准当地丰富的马铃薯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已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必须把农户有效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形成品牌优势,才能参与市场竞争。于是他联合村民组建成立了陇西县第一家以马铃薯运销为主的“福星镇洋芋运销协会”,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马铃薯销售难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探索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针对协会在运作中与市场接轨模式单一,影响竞争力的问题,尚高云又有了新的认识。2007年12月,在原洋芋运销协会基础上,他组织成立了陇西县高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种植户架起了一座连接小产业与大市场的桥梁。2011年11月,该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等12部委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截至目前合作社注册资本1000万元,发展成员510户。2012年他又与县内其他两家有实力的合作社强强联手,共同出资1000万元在陇西县通安驿镇高阳村流转土地,组建成立了甘肃裕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以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为主的现代科技示范园建设,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品质不良的问题。目前,园区已建成防虫网室50座,高标准节能温室150座并已全部投入生产,年可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原种1500吨,可供全县12500亩的马铃薯进行品种置换,进一步推动了陇西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2015年,全县启动***对接工作以来,他带领高云合作社积极参与,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本着“服务社员、致富农村”的目标,遵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宗旨,紧紧围绕***工作要求和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对接陇西县福星高楞村、新坪村***工作,共计对接贫困户59户。他还采用“投良种、建基地”的模式,提高脱毒种薯应用率,推广标准化种植,实现马铃薯种植提质增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该种模式不但达到了贫困户短期脱贫的目标,而且从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和种植方式上为贫困户进一步致富指明了方向,为农户自身发展产业从脱贫走向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尚高云就这样始终走在产业最前沿,处处身先,时时示范。由于在当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突出贡献,尚高云先后多次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奖励:2007年至2012年连续六年被福星镇党委和镇政府评为“产业开发带头人”;2004至2012年,连续九年被福星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被定西市委宣传部评为“道德模范”;2015年被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评为“县管拔尖人才”。
走近那些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他们会无不感慨地说:“这些年来,多亏了尚高云真心实意的帮助,带领我们进行马铃薯种植发展产业,要不然也不会有现在这样好过的日子。”尚高云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路途中始终如一,在带动农户致富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他以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矢志不移地为***事业无私奉献,为农民的脱贫致富不懈努力。他坚信,依托产业、服务农民,带领农户脱贫致富工作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营养科学进万家——“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常学荣写真本报记者王长华
近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对全国558名农村基层科普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定西市营养学会理事长、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常学荣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作为定西市营养...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