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新闻 > 正文

好公路带来好日子——陇西农村公路助推精准脱贫走笔

来源:定西日报 2016-08-25 00:47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贾栋

近年来,在陇西县,一条条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给山乡添上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同时,也让农民群众看到了精准脱贫进入小康社会的希望。那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农村公路,承载着山区群众致富的希望,已日益成为助推精准脱贫的“加速器”。

村民赶集方便多了

在通安驿镇冯河村,蜿蜒在黄土塬上的道道沥青水泥路,网络般串起了山上和山下的千家万户。57岁的冯河村村民田发贵,站在山顶的田埂上,激动地望着年初新建成的通安至冯河通村公路。他说:“我是个老气管炎,这条路修通以前,想去通安赶个集,要花一个多小时,赶个集气喘的不行,真是难肠哟!现在,骑自行车半个小时,骑摩托10多分钟,抽根烟的功夫就到通安了!”

碧岩镇万沟村村民侯森林在麦场里扬麦子,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说起村里这条灾后重建的油路,这个当了40年电影放映员的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幸福感。“以前我们村里的路是河湾路,架子车、三轮车都不能走,别说把药材、大豆运出去卖了,就连外面的姑娘都不肯嫁过来。去年,油路通到村里,这是咱们老百姓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情,大车能把盖房子的材料运到家门口了,走着这么好的路,娃们都能娶上媳妇,这就像我放的电影里的生活,咱们老百姓这日子过着开心幸福啊!”

侯森林脚下的这条路是碧岩至万家沟通村灾后重建项目,原本难以行走的泥路“变身”畅通的水泥路。近年来,陇西县形成了群众争先恐后“抢”项目、全社会合力改善交通的良好氛围,编织了一张设施完善、基本覆盖城乡的农村交通幸福网络。碧岩镇万家沟村村委会里,村主任何耀军正在填写群众脱贫表册。何耀军说:“前几年村里的适龄女青年大多到外地打工,外村姑娘又不愿嫁过来,这可愁坏了村里的小伙子们。而随着万山沟村这条灾后重建公路的建成,给村里的小伙子们带来了喜讯。这条路解决了全村5个社1000多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化肥等农资直接能运到田间地头,村民的大豆、药材等农产品直接有客商在家门口收购,给全村群众的脱贫致富注入了活力。”

药材卖上了好价钱

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加之天定高速、文殪二级公路、马云二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陇西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为支线、村道为分支,连通周边县区、通达乡镇、辐射建制村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实现了“一小时经济圈”。

路通到村里之后,村民周尚荣买了一辆三轮车,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在邻近的几个村子贩运大白菜,一个月收入一万多元。村民周孝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年收入不错,眼下正在投资10多万元建新房。他说,路通到村里后,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别的不说,光这次盖新房,运费就要节约几万元。驻村干部陈丽深有感触地说,她是2012年到桌儿岔驻村的,当时公路还没有通到村里,每次去乡上开会或报表至少要步行一个小时,现在骑摩托车只需8分钟就到了,既方便又省事。她还说,马云二级公路通车后,村里有不少人进城务工,每天骑摩托车往返一个来回,既能打工挣钱又能照顾家里,都是公路建设带来的好处。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营养科学进万家——“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常学荣写真本报记者王长华

近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对全国558名农村基层科普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定西市营养学会理事长、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常学荣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个人。作为定西市营养...

陇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公路带来好日子——陇西农村公路助推精准脱贫走笔)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