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都市年轻人,生病了不去医院,而是在网上“求医问药”,对症自诊,据了解,这种“网上自诊”的现象逐渐风靡。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采访时,专家提醒说,“网上自诊”存在危险,有些病一旦误诊后果严重,市民生病后还是要去医院就诊。
网上自诊方便省事
市民马小姐无论什么事情都上百度搜索。小至生活常识大到自己生病,她都要先到网上搜搜,按照网上医生的指点去药店买些药吃。她说:“我最怕告病假,一是程序繁琐,二是心疼被扣的工资,还有全勤奖。网上自诊的方式就轻松多了,省钱又省事!”
家住定西的张先生的妻子被当地医院查出乳腺癌后,他对这个结果不接受,在网上查阅了大量与此病相关的知识后他怀疑医院误诊了。随后张先生带着妻子来到兰州市一家大医院,专家诊断为普通乳腺增生。此次经历让张先生特别有感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网上自诊让我们更容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杨女士用“久病成医”来形容自己,而据她自己所说她的大部分医疗知识来自网络。有一次她突然出现腹痛并伴有尿血症状,她意识到是自己的生殖系统出了问题,网上查询之后她断定自己是急性尿道炎,随后她口服云南白药先止血再服用消炎药去除炎症,一天之后尿血症状消除了。生殖系统病、皮肤病、心理疾病往往让人羞于去医院挂号问诊,杨女士认为网上自诊可以不用直面医生,免去尴尬。
网上自诊频频误诊
虽然,网上自诊让人感觉方便,但是,病人并非是专业医生,对自身病情和体征的描述难免与实际有偏差,这就为自诊带来风险,或重症轻断或轻病重断都会造成误诊并给病人带来伤害。21岁的大学生小赵(化名)几个月前感到声音嘶哑,咽喉有异物感,她以为像往常一样是换季引发的不适,懒得去医院的她便上网自查病情。一瞧,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咽喉炎,她按照网上的指导随便吃了一些消炎药。一个月过去了,她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声音反而变粗、变哑,直至失音后她才去医院就医,这时医生告诉她已是喉癌中晚期,必须做全喉切除术。
做记者的小朱今年7月份开始持续20多天低烧,在这期间她按照网上医生给的建议吃广谱抗生素、退烧药,一直不见效。后来她又找网上医生自诊,医生只问了她发烧的时间、有无淋巴肿大情况后就断定她有血液病,让她赶紧去医院抽骨髓化验。当时把小朱吓懵了,家人赶紧带她去医院做全身检查,最后医生告诉她,只是病毒性感冒,吃中成药就好了,随便吃抗生素、退烧药反而会导致低烧不退。虚惊一场的小朱发誓再也不上网自诊了。
专家:网上自诊是把“双刃剑”
据了解,目前开设网上自诊的大多是私立医院,为网友提供咨询服务的医生的资历也无从验证。这些所谓的“专家”帮人诊断后,往往要求患者去医院找他挂号或是推销药物,有的甚至是药商找来的托。兰州市某医院的一名心脏病医生介绍说,网上自诊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向普通市民传授医学常识,免去患者奔波于医院的劳顿和花费;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不纯净,导致一些无行医资格的假医生也堂而皇之出现在网络上虚拟的医院里,无专业医疗知识的民众极易上当受骗。专业医生要诊断一个疾病,了解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缺一不可。网上自诊只是一个初诊,而不是最终的诊断。它的作用并不是治病救人而是解决医学常识问题,因此,市民生病后最好去专业医院医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侯川的文学评论集《从灵魂出发》由大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这本文学评论集中,侯川主要对甘肃省内著名诗人、作家以及初涉文坛且创作才华不俗的青年诗人、作家的诗歌、小说进...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