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应森
又是一年盛夏三伏天,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时,又是一年薯药飘香季。
近日,从司法部、民政部传来喜讯,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荣获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
“车头”的牵引力,党员的模范带动,缺一不可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对于陈家屲村来说,全村11个社502户农户若是一列行驶在发展大道上的火车,那么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就是火车头。要使这列火车跑得快,关键是要靠车头的牵引力,全靠发挥好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
“村子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陈家屲村群众的心里,他们比谁都清楚,比谁都亮堂。这么多年来,村子之所以发展得快,村民关系之所以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和谐稳定,群众的日子之所以一天比一天过得舒心,贫困户之所以一户户地脱贫,关键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实得有力,村班子把全村的事情当公事干,把老百姓的事情比自家的事情更上心,把为群众谋福利谋幸福当成事业干,干出了成绩,干出了政绩。
在谋划思路、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陈家屲村党总支部总结提炼出了党员进协会,种养大户进党组织,党组织促协会规范运转,协会促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进双促”工作法,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建功立业第一线上,这一措施,有效凝聚起了干群促进发展的合力,谱写了跨越发展的激昂乐章。
党建引领促发展,万众一心促和谐。由于“党建+”模式的有效实施,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团结带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寻发展出路,找脱贫致富门路,扬和谐文明新风,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持续向好获点赞。
“汉民有钱盖新房,回民有钱养牛羊”,当地群众见证了这一事实。村班子根据穆斯林群众勤劳淳朴,喜养殖、擅养殖的特点,组织动员“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带头改圈舍、引良种、学技术、养牛羊,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家家户户搞养殖,走出了“宜羊则羊、宜牛则牛、种养结合”的致富路子。如今全村牛存栏1980多头、羊存栏5200多只、养殖户户均养殖收入8000元以上;全村马铃薯种植1800亩,玉米种植面积3800多亩;劳务输转420多人,专门从事餐饮业和商业的达到70多家,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3年的4359元增加到目前的7263元左右。
该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脱贫之路;一笔一个留痕,改写了贫困历史;一年一大变化,改变了百姓生活。
一次又一次全国扶贫开发现场会议观摩陈家屲村脱贫攻坚工作,一批又一批观摩团前来陈家屲村探“宝”取“经”,一个又一个省市区级荣誉称号获得,特别是村党总支部被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后,该村又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村班子、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工作的充分肯定,荣誉的背后倾注着全村人的心血和汗水。
咬定发展不放松,民主协商议大事,事事办到心坎上
“老百姓还过着穷日子,村庄还是老样子,邻里关系一团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工作就是失职,是对老百姓的犯罪。”村主任马秀斌态度很坚决,“群众选咱们,就是信任咱,说什么也要把大家的事情办妥办好。”
村班子坚持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村内的公益事业,都要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决定,做到“一事一议”,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从低保评定、建档立卡户纳入退出、授信评级借款到引水、改电、修路、建房,从调结构发展产业、推广引进良种牛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到文化广场建设、星级文明户评选、民主法治示范创建等等,这种民主决策管理措施深得民心,深受群众称赞。
村班子在集思广益基础上,先从解决制约全村发展的“水、电、路、房、上学、就医”等突出问题入手,先后争取落实项目完成供水入户工程361户,动力电实现了全覆盖,硬化通社水泥路11.4公里,沙化20.5公里,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2户,全村D级危房全部消除。新修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座,新建标准化幼儿园1所,改扩建文化广场1处。
从陈家屲村依山势环绕的平展展梯田地里生长茂盛的农作物到活蹦乱跳膘肥体壮的牛羊,从规模宏大显眼的牛羊养殖圈舍到绿树掩映的生态农庄建筑群,从四通八达的宽阔道路到老百姓别具一格的漂亮民居,从当地群众的衣着装扮上,从老百姓绽放的笑颜里,都能够折射出当地近年来巨变硕果累累。
“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来了、电改了、路通了、土房子变成“别墅”了,种田用上“铁牛”了,尕三马子换成大汽车了,村民的日子过好了,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村党总支部书记马俊和村班子成员带领群众一道实践并见证陈家屲村的发展变迁。
人人参与,户户争先,和睦和顺更和谐
该村1社村民陈录元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是因缺少资金、子女上学致困,他曾经困惑过,但他不甘于贫困,享受国家扶贫专项贷款政策,购买农机从事机械服务增收入,种草饲养牛羊鼓钱包,积极参与最美脱贫家庭创建活动,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被推荐评选香泉镇最美脱贫家庭。
不甘于造化弄人,身处逆境勇搏击。走进书画爱好者、民间收藏爱好者回族群众马为民的“书香文化一隅”,便会被他痴迷收藏、热爱书画的精神所鼓舞、所激励。
改革开放以来,老马一路坎坷,一路前行。当过12年的社请老师,干过文化工作,从事过12年的电影义务放映员,在上海开过五六年的牛肉拉面馆,参加过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做过墙体广告制作,尽管如此,但老马从未间断其收藏工作。从集邮开始,老马痴迷收藏不辍,在他整齐的书架上,在博古架上,在他的收藏室里,一本本书籍,一件件民间藏品,让人明显感受到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民间艺术的珍爱,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这几天,老马忙着收拾他的展厅,将要在今年国庆节前完成布展后全面开放展出。“我这么做,就是要为全区三年级以上学生免费开放观展,让孩子们观看收藏的农具、钱币、器皿、集邮等藏品,激发起孩子们收藏热情,教育孩子们铭记历史,树立爱国爱家乡情怀,弘扬社会正能量。”寥寥数语表达着老马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陈录元、马为民是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典范,他们带动着村里所有村民崇尚和谐文明新风,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从家家争“星”户户添“星”创建“五星级文明农户”到参评“五好文明家庭”等一创一评(文明村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创评)、一规一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一堂一队(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队)、一场一榜(文化广场、好人榜)“八个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都能够明显感受到陈家屲人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浓厚氛围。
文明花开馨陇原,推动发展无止境。今天,陈家屲村站上了新时代新高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再鼓干劲攀高峰,向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进发。
民警在陈家屲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批录取工作结束,截至8月4日,定西市本科二批前共录取考生11502人。本科二批分K...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