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存哥: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
定西日报记者何环璟 通讯员蔡晓东 张永杰
漳县石川乡地处林缘区,高寒阴湿,发展育苗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以来,乡里的人大代表、三条沟村委会主任康存哥带头创办石川生态林场,流转土地40亩,繁育优质落叶松、云杉。由于能吃苦耐劳,他精心经营的40亩苗木翻年就实现利润2.5万元。随后,他不断扩大育苗规模,短短三年就走上了富裕路。
“一个村子没有产业,仅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很难持续发展,也谈不上发家致富奔小康。”说起育苗产业,康存哥有说不完的话。今年以来,康存哥紧盯精准脱贫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林业育苗方面的优惠政策,流转土地480亩,继续壮大育苗产业。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这是康存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他注册成立了漳县石川乡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周围贫困户积极入股参加合作社。在苗木移床和除草季节,村里140名贫困户前来务工,工资当天结算,这不仅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还培训育苗人才86人。贫困户康成子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繁育落叶松5亩,今年苗木出售和务工收入共计2.6万元;村民康顺保原先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在康存哥的鼓励下加入了合作社,如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今年,合作社已出售苗木50万株,收入120万元,加入合作社的12户贫困户平均分红1.5万元,苗木繁育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更为当地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的三条沟村,灾后重建的房屋错落有致,集中安置点建房鳞次栉比,便民桥连通庄河两岸,硬化路通到各家各户,条条巷道干净整洁,太阳能路灯照亮夜空,一派村富民乐、生机盎然的景象。
新闻推荐
漳县小韭菜做成大产业本报漳县讯(通讯员何继强黄小兵)寒冬时节,站在漳县武阳镇新庄门村郭家坪社,远眺漳河两岸,白色的韭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韭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漳县武阳镇地处漳河流域河...
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