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最近到处找房子,目标主要锁定在二手房。当然这是退而求其次,他更喜欢新房子,但他算了笔账,在好一点的地段买一套100的房子需要60多万元,再加上装修、家具就得80万元。这对于他每月不到4000元的工资来说,是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目标。他等不了那么久,因为他正谈着对象呢,现在没有房子谁嫁给你?所以他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他确定的目标是80平方米的二手房。“衣、食、住、行”,这四个要件,习惯上可能更看重房子,用张先生的话说:“安身才能立命。”为了爱情,要先拥有房子。像张先生这样为房子发愁的还真不少。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许多关于房子与爱情的故事在各个角落里发生。
当爱情遇上房子
只为了爱情?那么你那爱情的底气值得怀疑。只为了房子,那这爱情也太俗了。不过,爱情遇上房子,有时真的是苍白无力。
常先生大学毕业分配到某事业单位,月薪3000多元,收入还算不错。但常先生的父母都在农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标准的“贫下中农”。前几年父亲一场病,几乎花去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举债几万元。去年父亲去世后兄弟分家,不但没有分得遗产,反倒分摊了1万多元的债务。把刚刚参加工作的常先生压得喘不过气来。
常先生今年25岁了,也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但现在除了宿舍里那一套大学里的被褥和一台二手电脑,他再也没有其他的财产。他自己整天自嘲为“穷光蛋”。
曾经有人为他介绍对象,对方那位娇小可人的姑娘第一句便是:“你有房子么?”结果他落荒而逃。据常先生说,到现在已经有人给他介绍了四五个对象,但对方提的条件往往是房子。常先生说:“在没有房子之前,再也不谈对象了。”
租房的生活也精彩
赵先生和裴女士已然谈婚论嫁了三年,他俩谈、论了三年的问题除了爱情之外,最主要的便是房子。至今也没谈论出一个好的结果来,于是他俩和其他一对青年男女合租了一套住房。
赵先生和裴女士是大学同学,毕业后裴女士跟随着爱情来到了赵先生的老家东营,分配到同一个企业。两个人一个月的收入不到5000元。除去生活费、每月给父母的费用,剩下的寥寥无几,要想攒钱买房那真是奢望了。
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年要12000元的租金,还不包括采暖费。这对两人来说也不是小数字。于是,他们便想到了同别人一起租房。现在他们合伙租的房子每家平均6000元,还能够接受。虽然不纯属自己的小天地,但两人觉得已经很幸福了。
房奴的日子很无奈
“房奴”是2006年新批量生产出来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代表了一个人群,从一个“奴”字上似乎能看出那个词汇上套着的沉重枷锁。
齐先生是前年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东城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月薪4000多元。而他的未婚妻也考取了一家事业单位,月薪近4000元,这样的组合比较令人羡慕。
不过就是这令人羡慕的一对,就因为结婚买房,一下子变成了“房奴”。但齐先生还是很高兴的:“女友跟我一起共同承担,并没有因为没有房子便不想嫁我了。”一身的债务换来的是爱情和房子的双丰收。不过,齐先生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债务压力:“月收入的一半要用来还贷款,不敢买好衣服,不敢去饭店吃饭,而且正为结婚的钱发愁呢”。
房子是爱情的前奏
在东城上班的孙先生因为刚刚到手的房子,使他一下子成了“钻石王老五”。近来,他除了上班,其他的工作便是相亲。
孙先生去年刚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了一家行政单位。安排工作的同时,也有一套房子到了他的手中。一份好工作、又有房子,一下子让他身价倍增。他自己说,介绍对象的应接不暇。
刘先生最近也考虑给儿子在东城买房。他儿子在东城一家企业上班,而他家在广饶县城。刘先生说:“干了一辈子,总算把儿子买房子的钱给凑齐了。”他想先在东城给儿子买上一套房子,然后儿子找对象的问题他便不用发愁了。这是真正的栽下梧桐树,等着凤凰栖呢。
当爱情遇上房子,会有很多的故事衍生出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姑娘没有房子便不嫁,也不是有了房子便一定会跑过来一大群靓妹,婚姻应当以感情为基础,房子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应是爱情的先决条件。
希望天下人都有自己的小小蜗居,希望“有房人终成眷属”,不要因为房子错失了姻缘。总有一份爱情,总有一个爱巢,是属于你的。
(记者 刘剑)
新闻推荐
本报讯“看,我的字典!”“正版新装,免费的!”近日,大王镇第四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领到免费的新华字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近日,该县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的学生字典(第一批两个年级,小学五...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