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钟文峰高杜康
镇域强,则全县强。如今在广饶,一批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镇域经济板块正在崛起,形成了镇域经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去年6月,广饶县被列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重点围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进行试点,镇域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不唯GDP,
农业大镇焕发勃勃生机
走进广饶县李鹊镇,博绿园林、裕茂园林、百佳益、百花园林等53家园林景区,园园相联;海棠、白皮松、玉兰、红豆杉、各类松树等高档景观苗木苍翠茂密,充满生机,让前来探访的人们仿若置身于一座“绿城”之中。谁能想到,这个绿意盎然的小镇几年前还散布着许多小型炼油、化工企业,空气中不时还会传来难闻的异味。
“以前,乡镇考核注重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李鹊镇作为农业大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工业强镇实行一套指标考核,肯定不占优势,综合考核成绩往往在后几位。”李鹊镇镇长张树卫说:“然而,对乡镇实行差异化考核办法,要GDP,但不唯GDP,更看重发展质量、民生指标。去年,我们拿到了综合考核第3名的好成绩,跻身第一方阵。”
难道李鹊镇的工业项目在短短几年内有了快速发展?答案是否定的。“这得益于广饶县采取的‘错位化发展,差异化考核’办法。”张树卫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为了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广饶县于2012年出台了加快乡镇发展的意见,促进乡镇发展“三年倍增”。同时,广饶县对乡镇考核不设“标准答案”,修正了年度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划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4个类型,实行年度差异化考核,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的分值弱化,而生态指标却提高权重。
这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发展理念的转变,让乡镇从原来“一刀切”式的考核压力中解脱了出来。立足本镇土地肥沃、水源便利等优势,李鹊镇用短短3年时间,已建成苗木花卉基地18000亩,发展了6大示范区,带动发展专业村36个,4000户群众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年育苗2600万株。此外,该镇依托苗木花卉基地打造的上农休闲旅游区,也已开始形成旅游品牌,苗木产业让这个农业大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并在“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镇”位列前十强。
拉长“短板”,
工业重镇注重协调发展
位于广饶县东南部的大王镇,一直以来都是工业重镇。目前,在大王镇这片弹丸之地上,规模以上企业有106家、全国500强企业4家、中国制造业500强5家、上市公司3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5家。其全镇工业销售收入早在2011年就达到了1073亿元,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千亿镇”。2014年,大王镇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80亿元,镇级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谁曾想,在以往乡镇考核中铁定坐稳“龙头”位置的大王镇,这几年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现在广饶县对乡镇除考核部分共性指标外,还着重考核农业指标、工业指标和服务业指标三大方面。而根据不同的乡镇类型,各个指标考核的比重又大不相同。”广饶县发改局局长卜祥林告诉记者,比如,大王镇属工业主导型,那就主要考核工业指标,占到了考核比重的50%,但是农业指标和服务业指标也要进行考核,分别占15%和35%,如果服务业指标或农业指标考核成绩太差,势必也会影响到整体的考核成绩。
有侧重的考核不仅使各乡镇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优势产业上,也促使了各乡镇在保证优势产业发展的前提下提升相对弱势的产业,力争使镇域经济协调向前。
近年来,大王镇便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坚持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2014年,大王镇强力推进了主辅产业的分离工作。目前,该镇36家企业已完成分离,2家正在办理手续,分离企业中25家已完成纳限,服务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3.5%,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加快推进了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实施了嘉颐花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现代农业龙头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4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0家,并获得了“省十佳花卉乡镇”荣誉称号。
财政杠杆,
放大“四两拨千斤”效应
“现在办理招工登记手续在镇上就可以完成了,不用跑到县城去了,给我们节省了很多的时间。”2014年6月11日,在广饶县稻庄镇便民服务大厅,当地一家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说道。
这得益于“县权”下放政策的实施。2012年以来,为破解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强化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的原则,广饶县政府通过委托、授权和延伸机构方式向部分乡镇(街道)、开发区下放了一批县级管理权限。
作为人口较多、工业经济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乡镇之一,稻庄镇被赋予了48项县级管理权限,这些审批程序全部从县里搬到了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工商、劳动保障等方面下放的权限充分考虑到了群众的现实需要,强化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让群众感受到了扩权带来的实惠,政府的行政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稻庄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朱建兴说。
财政政策在发展镇域经济方面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省市安排的专项资金基础上,自2004年起,广饶县连续三年每年设立5000万元扶持乡镇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乡镇基础设施配套、社会事业建设,着重加大对相对薄弱乡镇的资金倾斜力度。同时,选择了3个经济相对发达乡镇与相对薄弱乡镇进行“结对帮扶”,在重点项目、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情况列入乡镇年底考核。
2014年,广饶县各镇街财政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1.7%,有4个镇街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各镇街综合实力明显在增强,带动了广饶县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持续提升,县域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47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齐静“俺专程赶到朱家村买牛,因为这里销售的是‘诚信牛\’,从养殖监管到预约销售都让人放心。”正月二十,广饶县的苗保田来到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这次他要在这儿购买...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