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广饶新闻 > 正文

东营打破“年年造林不见林”困局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3-12 01:33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李明通讯员杨振坤陈晓辉报道

本报东营讯3月12日是第37个植树节,寒冬已过,万物复苏,东营又迎来了造绿的季节。曾几何时,东营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举目荒野,林木稀少,而今却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东营大部分土地是黄河冲积形成,次生盐渍化较重。全市辖5个县(区),只有广饶县南部处于非盐碱地区。在盐碱地上造林,难度可想而知。要想使苗木健康生长首先就要改良土壤,使土壤含盐量降到3‰以下。盐碱地改良是全国的重要课题,如今在东营,这一难题已被破解。

“全市改良盐碱地,大部分都是筑台田、深挖沟,经过淡水或雨水淋溶,地下埋暗管排沟把盐排出去。”东营市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俗说,就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整个治理过程要两三年,每年要大水漫灌2-3次,土壤含盐量才能降到3‰以下。目前,东营已探索出深沟条田改碱、台田改碱、风力提水排碱、盲沟排碱和暗管排碱5种盐碱地治理模式。

改良土壤虽然成本很高,但在东营市各级财政支持和东营人的不断努力下,通过科学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树木长期生长的问题,最终实现造一片林成一片林。

对抗盐碱地,良种选择和引种驯化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建市之初,东营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是杨柳榆槐,自己培育的苗木很少,大多是从江浙一带引进的。由于盲目引种、未加驯化,加之土壤盐碱,造成树木成活率低。许多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

上世纪90年代,东营建立了外来引种驯化试验基地,针对不同的树种开展引种、驯化试验。该市成立了林业科研机构,先后与中科院、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推出了《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滨海盐碱地草坪草引种建植管理技术研究》等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30多项科研课题和发明专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滨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提供了大量的造林绿化树种和积累了宝贵的理论研究经验。

东营市的造林绿化植物由建市初期的176种增加到416种,其中300多个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东营生态类型和植物物种。据统计,东营市现已引种驯化耐盐碱树种近200种。其中,适宜在中度盐碱以上土地种植的有20余种。

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东营的绿树成荫。统计数据显示,东营市目前造林面积达20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市之初的3.7%增长到了17.3%。2014年全市生态林场建设,“三网”绿化、沿黄生态绿化、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启动实施了中心城北防护林工程,年内累计新增人工造林12.1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1.2%;中幼林抚育14余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25.4%;新建8.7万亩农田林网,村镇绿化2980亩;林业产值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9.3%。

去年,全市生态林场和沿黄生态绿化工程共完成新造林2.66万亩,完成投资3.32亿元;11处试点生态林场共造林23.89万亩,完成投资23.1亿元,主体造林任务基本完成。2015年,东营市预计新增造林15万亩。

新闻推荐

创业精英群体崛起广饶

□本报记者李明本报通讯员马庆亮全省跨越发展先进县,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一张张烫金名片彰显出广饶县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不靠山,二不临海,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营打破“年年造林不见林”困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