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本报讯 3月10日,记者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了解到,近日,广饶县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一张民国时期的居住证。该证件虽然已时隔60多年,但保存完好,除稍微污损外,证件上的照片、指纹及文字均清晰可见。
该居住证为长方形,长9厘米、宽7厘米,封面正中印有“居住证”三个竖写的仿宋体铅印字,右上角印有“第9449号”,左下角印有“山东省公署发给”字样。
证件内页详细记录了持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以及填发机关、日期等。除此以外,为便于户籍管理,还在该证件上粘贴了居民的照片,照片上方还印有居民本人左右食指的指纹。证件内页的右边竖行写着持证人的姓名“王兆恩”,填发机关为“山东省博兴县警察所”。下面盖着方形红色印章,内容为“博兴县警察所所长章”。证件内页的左边中间上方是左右食指的黑色指纹,下方是持证人王兆恩的照片,指纹和照片均清晰可见。照片的左上角盖有一枚硬币大小的圆形钢印,印文为“山东”,右下角盖一红色方形印章,虽然字迹不清,但通过比较推测,内容应为“博兴县警察所所长章”。指纹右侧写着发证的时间为“中华民国30年1月2日”,左侧印着“发给此证不取分文”。
虽然这本居住证已时隔60多年,历经沧桑,但保存完好,上面的文字、照片及指纹等依然清晰可见,实属不易。这是我国上个世纪40年代行政人口管理状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我国民国时期的行政划分和人口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记者 李长莲)
新闻推荐
▲首届写字节现场"class="group1"target="_blank">▲选课走班女红课堂"class="group1"target="_blank">▲广饶县同和小学绿树成荫,秋季瓜果飘香,学校每年秋季举行采摘节活动,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观察...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