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饶讯6月24日,在广饶县李鹊镇太和三村便民服务站里,李天骥老人开心地接过了工作人员代理办好的老年证。“原来办这个证需要拿着身份证和户口簿去社区开证明,还要到镇上填审批表和照相,对于俺这些耳聋眼花、腿脚不太灵便的老人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现在这些手续村干部都帮俺办理了,真是省心又省力。”李天骥说。
为了更好地提升村党支部的服务能力,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李鹊镇探索推行“便民服务站”工程,首批确定13村为便民服务示范站点。便民服务站设置村务党务、民政、劳动社保、综合等服务项目,统一配备了柜台、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敞亮的办事环境,崭新的办公设施,统一的服务标识,让前来办事的村民有了家一般的温暖。
记者了解到,现在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土地证、生育证、合作医疗等事项一般都是由家里的老人来办理,而大多数老人腿脚不方面,在村、镇之间来回跑也不安全,现在有了便民服务站,足不出村就可办好证件,对于村民来说,这是一项切切实实的便民服务。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跟得上。李鹊镇各村便民服务站根据村情和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项目,力争为群众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
东水村通过逐户征求意见建议,梳理确定了苗木种植特色的便民服务名录。太和三村大学生村官通过线上线下众筹募集4000多元建设资金,用于购买便民服务器材,并创建了“太三村便民服务店小二”微信公众号,将服务内容、代办及器材借用信息进行发布,满足村里年青人由于白天上班而无法实现的便民服务需求。李西村邀请镇计生、民政等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村对代办员进行培训,着力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和水平。
李鹊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广勇介绍,便民服务是全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通过为群众办理像复印文件、借用工具、跑腿代办这些小事,积极践行“关键在做”的学习要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时年66岁却与草编工艺结下长达58年的情结,他就是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常徐村的徐章众。芦苇、高粱秸秆……这些物品在常人眼里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物品,但在徐章众眼里却是宝贝。东营广饶县大码头镇芦...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