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卫建
通 讯 员 崔 滢
本报讯 1996年夏天,滨城区男子于某将妻子杀害在棉花地里,此后的14年里,于某四处躲藏,后改名隐居在东营市沿海荒地。10月28日,滨城区警方根据线索将于某成功抓获。在行凶14年后,凶犯终落法网。
于某和妻子李某都是滨城区人,于某因为种种原因直到将近30岁仍然未婚,而李某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并育有一子后与前夫离婚。后经人介绍,于某和李某走到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
两人婚后刚开始感情并不错,李某又生育一个儿子,组成了以四口之间。在共同生活多年后,两人感情开始出现不和,后多次发生争吵,最终两人走到了离婚的边缘。眼见复合无望,李某搬回娘家居住。
在回到娘家后,于某多次找到李某娘家想要理论,但李某每次都避而不见。
1996年8月9日上午,正当李某在娘家的棉花地里劳作时,于某气势汹汹地找了上来。原来,于某几次到岳父家寻找妻子不成后一直怀恨在心。那天于某酒后打听到妻子正在地里干活,就让李某的大儿子带着他到了李某劳作的棉花地。
两人见面没说几句话就吵了起来,李某的大儿子见两大人吵得很凶,当场吓哭并跑开。在附近地里干活的邻居看到两人发生争吵就过来劝架,但就在外人劝说的过程中,于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凶器向李某捅去。
劝架人被眼前一幕惊呆,见劝和无望,就立即跑回村里叫人。等众人赶到棉花地,李某已经躺在血泊里,经检查,李某已死亡。
事发后,滨城警方迅速对于某展开抓捕,但于某在行凶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家,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警方这些年来对于某的抓捕都以失败告终。
进入今年10月份以来,滨城警方从外围获取线索:于某近期曾回到家中,这些年可能在东营市活动。获取这一线索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并在东营市垦利县的一处人迹罕至的荒地中发现于某行踪。
据介绍,该区域地广人稀,在方圆数十公里的区域内只有少数外地人进行季节性耕种,到了每年冬季,这里难寻人烟,而于某就成了冬季里该处唯一活动的人类。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民警先后两次赶到于某的活动区域。10月26日,民警发现于某正在自己耕种的田地里劳作,趁其不备,民警成功将其抓获。
经审讯,于某对14年前杀害妻子一事供认不讳。据办案民警介绍,对于这段往事,于某很是排斥,也不愿多提及。并且于某的供述与当年目击者的证言有不小出入,于某交代称案发当天他去找妻子,发生争吵后妻子拿起镰刀冲他挥舞,他夺下镰刀后将其杀死;而目击者及现场的证据显示,于某是用匕首将妻子杀死。
据于某交代,他将妻子杀死后就没敢再回过家,他先是逃到了天津,后又四处流浪,为了躲避警方的通缉,他来到东营市人迹罕至的荒地隐姓埋名地生活了下来。
新闻推荐
从垦利打的到滨州 留下身份证后玩“失踪” 乘客 你们去哪儿了
“两名乘客是从垦利县城上的车,刚开始说去利津,可是到了利津后又说去滨州。本来我是不想跑这么远的,可是一想利津离滨州也不远,所以就直接把他们送过来了。”据靳师傅介绍,进入滨州市区后,两名乘客...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