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统计党员信息时,我发现苟增玉的孩子的姓不一样,就给她打电话核实。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重组家庭。真是很不容易!”垦利县胜坨镇审计办公室主任黄云玲说。
黄云玲口中的苟增玉,是胜坨镇小巴家村村民,在胜坨镇中心幼儿园工作。在电话里,她的声音透着热情,笑声爽朗,让人很容易“忽略”她的那些苦难经历。
19年前,苟增玉的第一任丈夫因意外事故去世,撇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当时我才30岁,真是天都塌了。”苟增玉说。
丈夫去世后,经朋友介绍,苟增玉认识了现任丈夫于吉文,于吉文的前任妻子因白血病去世,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同病相怜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但却遭到了两个孩子的奶奶的强力阻拦。丧子之痛让老人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她不同意苟增玉改嫁,怕“孙子成了别人的”。
经过商量,苟增玉和于吉文最终决定,于吉文搬到苟增玉的住所,两人一起“留下”,共同照顾三个孩子和两个老人。
改嫁他人,还让男方“入赘”,这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少议论。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苟增玉顶着舆论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用爱与善良理解和包容着一切。
“她对于吉文的儿子比亲生儿子都上心,有一年孩子得了牛皮癣,她不知道找了多少医生,寻了多少偏方,好歹治好了。”老邻居季焕珍感叹道。
“前几年,婆婆身体不大好了,我一直照顾她,她对我的态度慢慢好转了。”苟增玉说。2013年,73岁的婆婆离开了人世,走之前,老人拉着苟增玉的手说:“这些年,你受累了,以后这个家还要交给你看着……”
“两个家合成一个家,不容易。我要一直守护下去。”苟增玉说。在她的影响下,三个孩子虽然过着穷日子,还遭受了重大家庭变故,但都性格开朗,懂事孝顺。如今,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并有不错的工作。
新闻推荐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张守龙报道本报垦利讯11月21日,省经信委下发了山东省第四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垦利县的石大胜华MTBE脱硫技术研发、骏马高效节能稠油热采注汽机组、陆海钻井液模...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