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像置身于滚筒洗衣机中”
今年41岁的“闪米特”原名李华灿,广东人,从小就热爱运动的他从事独木舟运动已有8年。关于“闪米特”其人其事,此前已有不少媒体报道过,根据此前报道,2014年上半年,他用时64天完成2400多公里的珠江漂流探险,而在此前他还以纯人力的独木舟横渡了琼州海峡、渤海海峡,环行海南岛,完成了泰国、柬埔寨等地3000公里海洋航线,是中国海洋独木舟探险记录的保持者。
“积攒了漂流经验,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计划,就开始黄河漂流了。”在完成上述漂流计划后,“闪米特”决定独自一人进行黄河漂流,妻子张海燕负责后勤,与他一同开车驶往青海,并于今年5月1日从海拔4700米的巴颜喀拉山沿黄河顺流而下。
尽管拥有丰富的经验,但黄河漂流仍给“闪米特”巨大的考验。20日,在顺利到达垦利县黄河入海口之后,回忆全程,“闪米特”称最凶险的河段,就是此前他多次公开提到的唐乃亥至羊曲段、野狐峡段,“与死神擦肩而过”。
“唐乃亥至羊曲段位于黄河上游,可谓是最凶险的河段,峡谷中的激流滩一个接一个,有二十多公里。有些地方扑打过来的浪花就像一堵水墙,感觉就像置身滚筒洗衣机中。”回忆这一段经历,“闪米特”仍心有余悸。
“野狐峡一段也让人记忆深刻。”“闪米特”说,在野狐峡之前,黄河河面辽阔,而到了这一处则突然收窄成十几米,“最窄的地方只有4至5米,甚至和橡皮艇差不多宽。”地形变化加上浪花翻滚,“闪米特”小心腾挪,但仍被浪拍打到岩壁上,翻船落水,“虽然当时是夏天,但河水依然冰寒刺骨,落水后紧紧抓住橡皮艇,挣扎很久才重新爬上来。”
过了危险重重的峡谷之后,进入较开阔水域的“闪米特”又遇上水坝“拦路”。“一路上翻越了34座水坝,其中有27座集中在上游。”每次在水坝前的禁区,“闪米特”就要靠岸,背上所有装备寻找去水坝下游的路,然后重新下水漂流,“有时水坝建在峡谷中,就只能翻山越岭了”。
通过写书让更多人了解母亲河
“这5482公里的漂流,完全颠覆了自己对黄河的认知。”“闪米特”说,这一路让他从水的视角,看到了一个更新的世界,“不同的民族沿黄河而居,虽然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也很大,但喝的都是黄河水,黄河不单单是汉族人的母亲河和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也是多个民族共同的母亲河,多种文化的交融地。”
除此之外,在漂流过程中,“闪米特”夫妇在医院见到了感染包虫病的少数民族女孩,“当时医生说女孩最多只能活几周,因为染病她的皮肤和眼白都变成了浅黄色,这个画面和她眼睛里求生的欲望,深深印刻在了我们心里。”“闪米特”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以及其他公共媒体,向关注的人介绍包虫病,以及这种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旅程之外我们应该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探险带给我们的更多是对现状的思考,而非刺激。”
8个月漂流,并最终成功抵达黄河入海口,“闪米特”成为世界上完成独漂黄河的第一人。“以后想了解黄河,再也不用翻查外国的资料了,自己就可以写一本黄河史。”“闪米特”说,他和妻子根据沿途的经历,之前规划的沿岸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生态移民、疾病和教育等考察项目,做了近30万字的文字记录,“计划在2016年抽出部分时间,重返黄河沿岸收集更全面的资料。然后会将资料汇编成册,完成我们最初的心愿,写一本黄河史书,希望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母亲河。”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24日讯“这次培训针对性很强,税务人员讲得全是日常业务操作,不是单纯地介绍一些文件,而是提醒我们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对我们财务人员的帮助很大。”垦利县联保公司财务人员王丽...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