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生态园区
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农场”
走进位于垦利街道有着二十一户养殖小区的东营金海岸农业开发公司,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高高的沼气罐、成排的有机蔬菜种植大棚、无公害瓜果种植区和忙碌的工人……“整个园区占地175亩,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今年底将全部建成投产,园区最大的特色在于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公司将按照种养一体发展,产业绿色循环、建设农场庄园的目标,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农场‘养牛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真正变成清洁、高效、绿色、美丽的‘生态农场\’。”园区负责人邢建军介绍说。
“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形式太单一,会形成巨大的浪费。”刑建军介绍,传统行业发展本身就需要突破,而且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创造高额的利润,“所以我们进行了尝试,按照政府鼓励的模式发展新型养殖业。
该园区运行后,奶牛存栏量达1000余头,将注册“绿康”牌商标,公司致力于让居民吃上放心蔬菜,喝上优质牛奶,用上绿色无公害瓜果。针对牛粪量大和不易储存等问题,公司对牛粪、牛尿进行优化处理,运用科技引入沼气工程,建设6000立方的发酵罐和2台500千瓦的发电机组,实现了沼气发电、沼渣制肥、沼液施肥,形成了“奶牛养殖-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绿色食品”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了“零排放”!为该县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范例。
“我们不仅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更在扭转人们的传统理念。”邢建军表示,一个成功的例子不足以改变整个行业,只有全行业创造出优秀的发展环境,才能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带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农作物秸秆种出珍稀食用菌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山东正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内,向各大超市运送珍稀食用菌的送货车整装待发。
“我公司生产的白玉菇、蟹味菇、杏鲍菇、香菇、黄伞、猴头菇等珍稀食用菌,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主要供应酒店、超市等使用,产品供不应求。”正汉股份副总经理王杰如是说。
该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粉碎加工成培养基料,用作工厂化种植珍稀食用菌的原料,食用菌培育后的废料,发酵成沼气,然后用沼气发电,用沼渣生产有机肥,实现了链条式循环发展。公司年综合利用农作物废弃秸秆6万吨,利用废料产沼气380万立方米,沼气发电924万千瓦时,年节能3200吨标准煤,年实现销售收入5.04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垦利县地税局围绕“崇德尚正,同道致远“的核心理念,多措并举,强化道德建设。通过悬挂激励读书学习、倡导勤政廉政书画作品及励志名言,营造独具特色的道德文化氛围;利用“四德义举榜”...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