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追逃”网上逃犯纷纷落法网
“缉捕重大逃犯行动开展后,我们重点对涉油、侵财类案件在逃嫌疑人进行攻坚。利用重点蹲守、耳目布控、信息研判、攻心规劝等相互结合、补充的立体作战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滨北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杨帆说,在消除社会隐患的同时,也极大地震慑了犯罪,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
为夯实追逃工作的基础,刑侦大队专门从各中队抽调4名骨干侦查员,对2008年以来滨北辖区的案件信息进行梳理,确定了重点逃犯名单。围绕这些重点逃犯,民警广辟线索,取得了累累战果。
2008年7月,苟某因盗油被公安机关列为网上逃犯,一逃就是6年。2014年3月,追逃民警通过信息研判发现,苟某名下有一辆绿色皮卡,特征较为明显,追逃民警决定对其采取盯车定人的战术。盯守的最佳时机通常是在嫌疑人吃饭、睡觉的时间,‘人家吃着我们看着,人家睡了我们站着。’是民警盯守工作的真实写照。就这样,通过4天没日没夜的连续蹲守,民警终于在胜坨镇一工地上将潜逃6年的负案逃犯苟某一举抓获。
“这次行动,滨北刑警织起一张追逃的法网,在这张大网下,哪怕犯罪分子隐藏多久、多深,我们都一定要将其绳之以法”杨帆说。
2013年1月间,陈某、宋某特大盗油团伙驾驶伪装油罐车窜至胜利采油厂四矿油区大肆盗窃原油,经缜密侦查后该团伙于同年3月被打掉,抓获团伙成员7名,涉案价值8万余元。案件主犯陈某、宋某患有严重高血压,民警处于人性化执法的考虑为其办理了取保候审,但二人为逃避打击弃保潜逃,经检察院批捕后对陈某、宋某网上追逃。
“嫌疑人为了躲避我们的抓捕,会频繁地更换落脚点、通讯方式,甚至从不与家人联系,这给民警的追逃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014年1月18日,追逃民警经过缜密侦查,成功将陈某抓获。陈某的落网使另一在逃嫌疑人宋某成了惊弓之鸟,民警多次到其家中和可能出现过的区域走访调查,却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线索。
经过更加深入的调查,办案民警了解到,逃犯宋某与落网的陈某妻子长期保持暧昧关系。在做通陈某儿子的工作后,4月13日晚,当宋某窜至陈某家中时,陈某儿子当即将其举报,宋某被民警成功抓获。
创新工作每名侦查员包一名重点逃犯
立体追逃,广辟线索,让网上逃犯不再是一张张干瘪的照片。除此之外,滨北刑侦大队还创新工作模式,采取定人、定责、定措施、包逃犯“三定一包”工作方式,全面掌握在逃人员的蛛丝马迹,在抓捕重点逃犯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我们每名侦查员在日常工作以外都要负责包一名重点逃犯,对于民警来说,追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逃犯在逃跑的过程中考虑的是怎样逃避公安机关的抓捕,而我们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逃犯隐匿的踪迹。实行‘三定一包\’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民警专门针对某一名逃犯做全面的了解,长期揣摩他的各种爱好习惯、生活细节、人员来往情况,有时你会比逃犯自己更了解他。”高磊说,有些不起眼的信息对于熟悉逃犯的民警来说就会成为抓捕其归案的有力线索。
2013年10月,陈某某、崔某特大盗油团伙窜至胜采外输管线打孔盗油,涉案价值6万余元。在抓获其他8名团伙成员后,主犯陈某某、崔某在逃。而陈某某就是这次追逃行动中,高磊负责“包干”的重点逃犯。
在落实好陈某某的真实身份后,办案民警围绕陈某某亲属等重点人展开布控,但民警发现,陈某某始终没有与家人联系,就连其妻子生孩子他也始终没有露面或联系家人。
陈某潜逃数月,随身携带的钱财应该也已经花销一空了。为了维持生计,陈某一定会有所动作,民警决定继续加强对陈某的信息收集。“通过网上搜索,我们发现一条东营市的车辆出售信息,登记的车辆类型等信息与嫌疑人车辆相同,当车辆图片打开时,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张照片不就是在陈某某家院子里拍的吗!”高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我们马上对售车人信息做了调查,就是陈某某的妹妹。”高磊以购车的名义获得了陈某某藏匿地点,1月22日上午,办案民警迅速赶赴利津将陈某某抓获。
攻心为上温情追逃
巧打追逃“规劝战”
“我也想明白了,既然已经犯了罪,早处理总比晚处理好,来公安机关主动坦白我心里也能松口气了。”3月27日上午10时许,犯罪嫌疑人周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滨北分局刑侦大队自首。
2013年10月,周某伙同他人盗窃原油6吨,案发后周某潜逃。民警一边对周某展开追逃,一边多次前往周某所在村委会及其家中进行规劝,“告诉他们自首是法定的从轻情节,被警方抓获和投案自首在量刑中有很大的区别,保证逃犯家属听明白并能转述给在逃人员。”高磊说。在民警多次苦口婆心的规劝之下,周某最终选择了投案自首。
“在逃人员往往存在着逃避惩处的侥幸心理和害怕被打击处理的恐惧心理。我们会给逃犯家属算一笔经济账和亲情账。如果在逃人员能够主动投案,就能够争取宽大处理,早日结案,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生活。”杨帆介绍,民警对在逃人员开展规劝工作时,会根据其罪行大小和主观罪过程度,制定不同的方法劝其自首。
除此之外,刑侦大队还印制了《致在逃人员家属的一封信》,进行广泛张贴,每到重要的节日到来时,民警还会逐一深入在逃人员家中进行发放。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重要节日往往是逃犯心理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我们追逃民警最忙碌的时候,节假日对大家来说和平常的工作日没什么两样,民警不光要到在逃人员家中向逃犯家属讲解相关政策法律,还要做好对在逃人员的监控、蹲守工作。这也向逃犯传递了一个信息:不论你逃多久、到哪里,公安机关都会坚决将你抓获归案,绝不放过!”杨帆说。
新闻推荐
本报6月20日讯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节能素质。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节能减排等知识的学习宣传,印制节能减排宣传标语、墙贴,发出“全员节能减排”倡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从小事、...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