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被淡忘的“部落”
记者在网上搜索,终于查到了“零星用工”这个词,虽然比较陌生,但却符合他们的实际。所谓“零星用工”,现在改叫“计日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发包人提出的施工图纸以外的项目或工作,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按给定的清单计价。
采访刘盛一家得知,在工地除了一支主要的建筑队外,还会雇用一批零星用工,主要来负责善后工作,比如负责小地方的维修、建筑等。“几乎每一个施工队都会再聘一支零星用工队,主要负责一些小维修、小粉刷之类的零星活,薪酬有的是以日计算,有的是以周或以月计算。他们多半不会直接跟用工方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属于施工方临时招聘的辅助队,因此,完工后再索要工资时往往会出现纠纷,干了活拿不到钱的例子也常见。”刘盛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在一家较大企业做零工的工人时,他告诉记者,在包揽工程的时候,有时也会遇到比较好的用人单位,不但工资发放的及时,遇到节假的时候,也会适当给发放一些福利,但是这样的是少数,一年中能遇到一两次就很幸运了。“一般零星用工队会带着自己的伙房厨师,在工地安营扎寨,夏天不管天多热,蚊虫再多,大家也是挤在帐篷房里,能有一台风扇吹吹风还好,大多数晚上都不愿意在帐篷里,多数会在街上转悠,或到广场上看跳舞;冬天亦不管多么严寒,也是打地铺,多盖几床被子,要是遇到连阴天,盖不了一周,被子就潮湿的没法盖了。”
据了解,零星用工几乎遍布城市中的任何一个一线岗位。他们没有保险,也多数不签订劳动合同,更享受不到单位的任何福利待遇;他们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且驻足时间短,每一份薪酬都是靠自己血肉之躯,硬拼血汗赚来的。
工作流动性大 薪酬难保障
据调查,在这些零星用工群体中,年纪小的只有十七八岁,稚气未脱,只能干一些相对轻松的活;而年龄大的有的已经 60岁以上,却是队里的主劳力。
由于工作流动性大,在一个地点多了能干上几个月,少了仅干2、3周的时间。他们中,有的是同乡组成的小型施工队,有的则是夫妻搭档、父子搭档,或者是老乡搭档,只接一些零散活,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路边遇见的务工人员,涉及“上料”、“防水”、“装修”、“安装暖气”等等,在小区门口候活的较多。
在大多数“零散用工”接活过程中,不会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干完活领工资难,在维权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的,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也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法律合同,又没有相关的人证、物证,在维权过程中往往就处在了不利的位置。
据悉,每年春节前后,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的零散用工不计其数,他们有的租赁便宜的平房,有的则跟着施工队住帐篷,每天清晨不到5点就在路边等活干,如果没有活,他们会三五成组打牌消遣。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本报9月份的一篇名为《“家门口”有个劳务市场周边村农民工可去找活儿》的报道。随着零散用工需求量以及等活人数的增多,东营市也成立起不少劳务市场,如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人力资源市场就是全市首家由村集体投资成立的村级“劳务市场”,不少零散用工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活。在这个市场内,设施齐全,服务较为全面,分别开辟了招聘登记、求职登记、培训登记、政策咨询以及用工洽谈的窗口,还设有技能培训室和实训操作室等,并配有便民供水机和自助查询机,受益人群可辐射到垦利县、利津县、东营区等周边乡村,大家还可以通过咨询和培训,获悉更多的法律知识,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能够在城市安个家
站在城市的边缘,向往着城市的生活。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拥挤的城市里,不安于现状,为了儿孙明天的幸福生活,忘我的工作在城市最苦、最危险的工作岗位上。
记者在采访一位63岁管道维修工老张时,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出来打工四年多了,绿化工、环卫工、建筑工他都干过,最终他选择暂时在维修岗干一段时间,“天凉了,这个活应该会比较火,家里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小儿子,也快到成家的年纪了,出来打工主要就是为了让孩子过的比自己好些,越苦、越险的工作薪酬应该也会高一点。”老张说道。
在城市里,像老张一般年纪的零星用工很多,他们像候鸟一样辗转于城市之间,寻找着最苦最累但薪酬稍稍可观些的工作,又像是“游牧部落”居无定所,他们享受不到各项福利待遇,更享受不到各类保险,在遭遇工伤、误工等特殊情况的时候,多数要自己来承担责任,他们更没有“退休”之说,60岁在他们眼中并不算老,只要干得了他们就会一直坚持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家人在城市里安个家,让娃娃们到大城市念书,将来能有出息,不再像自己这么奔波。“社会是越发展越好,但是竞争肯定也会越来越激烈,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去竞争,我们是只能靠力气吃饭、养活家,但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好好学习,不要再走我们这条路。”提及未来,不少人把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记者 黄海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利津县陈庄镇付窝小学以“快乐空竹·舞动校园”作为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充分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今,抖空竹这一既古老又新鲜,既健身又时尚的特色活动,已深受学生喜爱。(宋静...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