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利津新闻 > 正文

方寸万象,醉纸迷花 老美术师与10万枚火花的半生缘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6-24 05:57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高芳谷朝明

火花是啥?对于90后甚至80后也许是完全陌生的事物。其实,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贴画。它是收藏者对火柴商标及印有火柴制作单位标志的装饰画的一种诗意昵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火柴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很多人对于火柴的情怀并未隔断,火花收藏依旧不动声色地占据中国十大民间收藏项目之一,与集邮并称为收藏“姊妹花”。近日,记者在青岛85岁老人张敏的家中,看到了他收藏的近10万枚火花,“它们伴随我走过了近60年,和我有着半生的缘分……”

甲子岁月,集藏10万火花

半岛记者日前走进张敏老人的家中,他的阁楼俨然是一座火花博物馆。在这个“小展厅”里,“金陵十二钗”“唐诗诗意图”“故宫风物”“崂山风光”“青岛前海景观”……各色各样的成套火花,被分门别类、精心镶嵌在镜框内、夹子里。

谈起收藏火花的源起,张老说:“上世纪60年代,我调到青岛美术公司工作,当时正值而立之年,工作热情高、好学习,收集火花对我的设计工作很有帮助,它们是很好的参考素材。后来又受到青岛著名火花收藏家蒋基庆先生的影响,渐渐进入火花收藏圈,并开始收藏火花。”

火花最初仅作为火柴的商标使用,后来,火柴盒上的贴画突破了商标这一概念,其图案设计选材也随之扩大,包罗万象。“一枚枚火花,不仅书写着祖国的建设成就,也映照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张老的火花大部分都是跟全国的花友交流来的,最初是相互交换。“我与国内二十几位‘花友\’保持书信来往,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花友\’将收集到的火花寄给我,我也把自己收集到的寄给他们。”张老回忆说,“我也经常跟外地的一些火柴厂联系,他们都会给我寄一些花火。”

“1879年,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火柴厂——广州巧明火柴厂,中国第一枚火花是该厂的‘舞龙\’牌火花。”这枚火花是张老最珍贵的收藏,是上世纪60年代“花友”之间互通有无时获得的。

“虽然和其他一些收藏门类相比,火花收藏价值不大,但里面包容的文化是最让我喜欢的。”痴迷收藏近60年时间,张敏积累下丰富的藏品,仅各式火花就有10万枚,使他成为全国火花收藏名家。

方寸芳华,见证火柴历史

“以前的火花,基本上是一枚一枚的,如‘上海\’牌,就在火柴盒上标注‘上海\’二字。但是从1958年起,北京火柴厂委托中央工艺美院率先设计了风景、禽鸟、花卉三套火花,带动了全国各地火柴厂火花设计的革新。”张老回忆,各地的火柴厂在火花设计上,摆脱了以往单纯的商标记号作用,开始由单枚发展为成套制作,其中有名胜古迹、山川风光、珍禽奇兽、戏剧歌舞、体育卫生、古今名著、书法篆刻、生活常识等,方寸之间,容纳大千世界。成为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式作品,也吸引着广大消费者、艺术爱好者的喜欢和收藏。

青岛火柴厂作为火柴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张老说:青岛最早的火柴厂是1916年在华阳路设立的。青岛有火柴的历史已有百年,作为火柴盒标贴的火花也有一百多岁了。记录青岛火柴生产历史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一枚枚火柴盒上的火花。上世纪50年代末,青岛地区的火柴厂合并,最后组成了利津路20号的青岛国营火柴厂,张老收藏的青岛火花,基本上都出自青岛火柴厂。

作为火柴的商标,青岛火柴最多的图案是青岛风光。主要图案有前海一线的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海水浴场。这些图案根据年代不同,在不断地重复,但也都各有特色。

“因为千家万户每天都要使用火柴,在那个年代又成了宣传教育的窗口。内容包括交通安全、计划生育、儿童卫生等。”在张老的收藏中,广告类的火花也是一个重要的类别。在商品广告进入广播、电视之前,最早还能在火柴盒上看到做广告的图案。

“我收集到一套安全使用液化气的火花,是1984年青岛火柴厂推出的,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位家庭主妇‘采购入厨、点火开做、轻松炖煮、添油加醋、完美收火\’的整个炊做过程。”张老说,1973年他们家第一次使用煤气罐,煤气罐在当时看来就像个炸弹,邻居都很害怕。后来大家也都用上了这种便捷的液化气,但那时还没有电子打火,仍然要使用火柴点火,液化气灶的旁边一定有一盒火柴。“所以说火花是见证,火花也是一段记忆。”

难舍情缘,自办火花展览

“在那个年代,很多艺术大家们都为设计过火花图案。”张老介绍说,2000年的时候,我国发行了一套“崂山”特种邮票。但在火柴盒上看到崂山,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儿,比邮票早了将近20年。

但是随着火柴生产厂家逐年减少,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火柴厂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供收藏的火花也越来越少,收藏火花的人也不多了。“现在全国的火柴生产厂家寥寥无几,能供收藏的火花就更少了。”张老说,现在很多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火柴是什么。

火花的渐渐消失,让张老觉得很痛心,这些小小的火花像一个个小火焰在他内心蹿动,他总想为了挽留这些回忆做些什么。2008年青岛奥帆赛时,他自己设计了两套关于“奥帆”主题的火花,并自费找人印刷生产,送给全国各地的花友们留作纪念。这也可以说是“青岛最后的火花”。如今,这两套火花已被奥帆博物馆收藏。

2015年,已是82岁高龄的张敏决定办个火花展,让人们了解这些历史和历史的见证者。最终,在他和家人的努力下,在青岛嘉木美术馆举办了《花红胜火——张敏火花收藏展》,展出火花3000余枚。“所有的整理、粘贴、分类工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的,干了整整一个夏天。”在这一点一滴的忙碌中,浸透了老人对火花的挚爱,那是陪伴他大半生的伙伴。

张老说,“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火花、发掘火花、收集火花、欣赏火花,把这份喜好和快乐能够分享给每个人。”

新闻推荐

麦收未冒“烟”秸秆废变宝

时下正是夏收夏播季节。近日,利津县盐窝镇刘官斗村千亩麦田里人头攒动,大型联合收割机、搂草机、秸秆打捆机来回穿...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爸爸的爱鞭策着我2018-06-20 10:50
猜你喜欢:
评论:(方寸万象,醉纸迷花 老美术师与10万枚火花的半生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