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宋萍
3月25日,记者在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圣水园田园综合体温室大棚里看到,墙上安装有陀螺一样的白色装置。“这是各种传感器,可以把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自动传输,如果需要降温,棚膜就会自动打开,让高湿的空气散发出去,确保蔬菜水果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大棚承包负责人岳云江指着大棚内设置的多个器件介绍。
据了解,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引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前关村投资700万元,建设圣水园田园综合体,包括观光农业、特色蔬果基地、运动休闲、民俗体验等项目。园区内规划设计的水果蔬菜温室大棚,采取新的科学管理模式,引进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引导群众发展农业休闲产业。
岳云江告诉记者,在过去种大棚全凭经验,比如,看土壤是否干旱了,需要用铁锨挖土观看,棚内温度是不是高了,还需要人工体验和观察蔬菜的长势情况。不但费工费力,还不是很准确,给蔬菜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24小时自动检测,检测器件成了24小时不下岗休息的观察员。
大棚里的智能化应用,使整个大棚变得先进、洋气起来。“以前种植温室大棚瓜果蔬菜最担心的就是病虫害,现在有了智能化的管理,采用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滴灌、喷灌,不但节水,还防止了大水漫灌导致的湿度太大、引发病虫害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岳云江介绍。
与其他瓜田不同的是,这里的瓜种并没有播种在地里,而是着床在地上的“有机枕”里,里面填充的是由多种生态肥料配比而成的土壤。“这里面不但包含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而且通过物理隔离,杜绝农药残留。一个约2亩地的大棚可以放有机枕3000多个,一个枕里放两棵瓜苗,一个棚一批可结瓜5000余斤。”岳云江说。新型的栽培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也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
新闻推荐
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四年级五班陈宇菲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坐落黄河岸边,枕九曲黄河,临渤海之滨。一年四季变...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