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从东营市消费者协会东城消协分会了解到,仅9至11月就接到七起美容类消费投诉,涉案金额达六万余元,其中金额最高的一起涉及近三万元。
缴了三万元美容费 却只做了几次美容
11月15日,东城的王女士向东城消协分会投诉,反映自己在某大型美容机构以存储资金的方式存入三万余元,但预约服务时总是被美容机构工作人员以“太忙,没有时间”等理由推脱,“办卡前承诺一周做一次美容,我打了几次电话都说顾客太多,一个多月竟没享受到一次美容服务。”王女士生气地说,因为没有享受到美容院承诺的相应服务,王女士一气之下要求美容院退款,但对方表示不能退款,并邀请她去做了一次美容,此后便再没有预约过。
东城消协分会的工作人员说,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三位消费者连续投诉同一家美容院,基本都是因为预存美容费用后却享受不到美容院承诺的服务。经过东城消协分会工作人员与美容院方面协调沟通,美容院终于退给王女士 2.77万元的美容预存费用。另外几名消费者的预存费用也陆续退还。
“相对来说,这几名消费者还算幸运,若是美容院关门停业,那消费者的钱就再也要不回来了。”工作人员说。
个别美容机构五种方式“忽悠”消费者
市消费者协会东城消协分会仅9至11月就接到七起美容类消费投诉,涉案金额达六万余元,其中金额最高的一起涉及近三万元。从消费者投诉的情况看,有的美容机构往往用办理会员卡、储蓄免费美容等五种方式“忽悠”消费者,诱惑她们缴费,而钱一旦到了美容机构手里,他们往往就用各种“霸王”条款,让消费者任其摆布。
一是有的美容院实行“会员制”优惠,但又对会员卡设定最低充值金额、限期使用会员卡资金等“霸王”行为。吸引消费者一次性缴纳全部费用办理美容卡后“关门”大吉,致使消费者退款无门。
二是有的美容院打着免费美容旗号诱导消费,吸引消费者进店后,以各种借口向消费者推荐美容、美甲、美眼、美手等花样繁多的服务种类,诱导消费者消费。
三是有的美容院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违法提供医疗美容服务,没有资格却敢于动刀,美容不成反毁容的事故屡次发生,赔偿难以落实。
四是随着网上团购现象的兴起,美容美发也成侵权“重灾区”,消费者在网上团购买理发店的消费券消费时,有的美发店提供与网上描述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美发产品质量有问题,让消费者大呼上当。
五是推行储蓄免费美容或以种种方法如美眼、美手等忽悠消费者向美容院存款,即吸引消费者在美容店储存大额资金。当美容店吸收大量资金后,消费者在预约美容美体服务时,有的美容院往往以各种方式拖延让消费者无可奈何,更甚者会随即玩消失。
美容前认清资质美容后索要凭证
东城消协分会的工作人员说,近年来,因美容导致上当或投诉的消费案例越来越多,爱美的女士们也应提高警惕。“对于美容机构推出的预付式消费,爱美的女士们一定要谨慎。”东城消协分会的工作人员说,消费者在消费之前,一定要看清美容机构的美容资质,对于涉及隆胸、祛斑等非物理性的美容,存在一定风险,只有医疗美容机构才能进行。在美容美发前要认真查看店家提供的产品,主动要求美容院进行过敏测试,以减少自身伤害。另外,美容之后,一定要索要凭证或保留记录,出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或向行政部门求助,更不要轻易轻信储蓄存款免费美容。 (记者 李静)
新闻推荐
一年一度的“纯白北京”又回来了!11月24日-12月20日活动期间,到新广源专营店店试驾K3即可获赠专属试驾礼品。活动说明:1.活动时间:2012年11月24日至2012年12月20日2.活动内容:(1)试...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