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庆老家河南,1956年他和100多名老乡被分到青海石油勘探局运输公司三大队。许书庆前往敦煌后驻扎在县城七公里处,成为一名汽修工。期间有一年,许书庆被调到新疆,一年后又重新回到敦煌炼钢厂工作。一年的阔别使他无比感慨。
1958年冬天,他提出想去千佛洞玩儿,但其他同事都去过了,有人给了他一枚千佛洞像章,安慰他“没什么好玩的,我们不如去县城吧!”许书庆接受了同事的提议,与河南老乡李雪勤、丁国忠加上同事叶成珍,四人坐上交通车结伴去了七公里外的敦煌县城。
在街边小摊泡着大饼吃羊肉,一人买一只被冻得硬邦邦的梨子,咬一口沙沙甜甜,口感很像雪糕,这些贫穷年代里的享受都让许书庆印象深刻。在县城逛了一天,有人提议去照相馆留一张合影,为这难得走进敦煌的星期天留个纪念,四人一拍即合。就这样,头戴皮帽子,身穿工装,脚穿皮鞋,许书庆留下了他在敦煌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合影。
那时,他料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与万里之外的东营结缘。1963年,因为工作需要,许书庆被派往胜利油田,与一起合照的老乡和同事分别了,他以为这是永远的分别。不过,相隔一年之后,李雪勤和丁国忠也被借调到东营,好友又重逢了。不久之后,李雪勤和丁国忠又被调回了老家——— 河南。许书庆仍与他们一直联系着,逢年过节电话问候,叶成珍仍一直在西北,“再也没见过”。
命运的偶然让许书庆感慨唏嘘。他说“那个年代长大的人,都特别懂得知足。”在敦煌时,回老家看望父母,许书庆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从西到东横跨大半个中国,他做梦也没想到从河南到新疆,从新疆到敦煌,随后又来到了东营,从此在这里扎根、结婚生子:“到东营,离家一下子近了,在敦煌仿佛是在异域,现在则是一抬腿的距离。只是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回想在敦煌的日子,顶着满天的风沙炼,钢和维修汽车,人心朴实,苦并快乐着。”(记者 李晓琳)
新闻推荐
11月21日,国内一权威媒体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称,目前中国居民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那么,东营怎么样呢?据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提供的数据,截至10月底,东营市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