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李先生购买了一辆轿车,根据4S店员工的建议,他给新车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全保”,这份车险合同明年1月份到期。
前不久,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可以为车主提供最优惠的投保价格。接到电话,李先生首先一愣,保险这么快就要到期了吗?在查看保险单后,才发现距离续保日期还有2个多月。“我未在这家保险公司投保,对方不仅知道我电话号码,还知道我的个人信息。”令李先生不解的是,各家保险公司业务员似乎都“神通广大”,最近经常打电话向他推销车险。“类似的电话并不止一个,在此后一周内,我先后接到五六个推销保险的电话。这些人不但有我的联系方式,还知道我的保险到期时间,连我的车型、车号信息都有,我只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其他保险公司怎么知道我的相关信息?”“个人信息是车主的隐私,但为什么这些保险公司都能获取到?”李先生认为,尽管当前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推销,往往让车主感到不舒服。“虽然有些信息车主需要了解,但选择哪家保险公司,是车主自己的事,天天有人打电话推销,简直就是骚扰,这种方式真让人受不了。”李先生说。
实际上,有类似遭遇的不止李先生一人,不少市民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个人信息遭泄露引起的。据了解,东营市不少“有车一族”都遭遇过保险公司电话的轮番“轰炸”,其中以新车主接到的投保咨询电话最多。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律师协会的张律师。张律师告诉记者,汽车经销商、汽车检测站以及保险公司无权把客户资料透露给第三方,否则就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他表示,对于车主来说,由于无法准确查明是哪一方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在追究责任的对象上模糊不清,追责比较困难,最好是个人做一些防范。比如,不轻易填写问卷之类的资料,填写时也不要填得过于详细。(记者 刘冉)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腿部残疾的王平平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驾驶证。自去年东营市首位残疾人领到驾照以后,目前东营市已有43人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驾照,且仍有9人正接受培训。...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