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2日上午10时许,南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迎来了两位久等的“客人”。他们就是流浪老人杜桂芳(音)的丈夫及女儿。这两位“客人”的到来,着实让养老院里的众人松了口气。
4月4日,本报以《养老院照顾流浪老人近两月,欲帮其寻亲》为题,发表了一篇呼吁帮助走失老人回家的报道。新闻一经刊发,引发了社会众多好心人的关注。东营区电视台看到该报道后,对该老人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制作成新闻,于11日在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栏目播出。栏目播出时,杜桂芳的邻居恰好看到并告知了杜桂芳的丈夫,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客人”寻亲的一幕。
据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称,12日上午,杜桂芳的丈夫专程从利津赶来接她回家,同行的还有他们5岁的女儿。因怕有人冒认,养老院工作人员先让孩子自己进屋见杜桂芳。杜桂芳见到孩子后,将孩子紧搂在怀中,一个劲地亲个不停。工作人员随后又询问了杜桂芳丈夫一些信息,确认无误后才让夫妻见面。杜桂芳见到丈夫后只笑不语,随后跟着丈夫和女儿回家。
临行前,杜桂芳的丈夫从兜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钱,表达自己对养老院工作人员的感谢。但院长田振荣却说:“照顾走失老人是我们该做的,无非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的事。”几番推让,最终养老院也没有收下这笔“感谢费”。杜桂芳的丈夫带着满满的感恩,踏上了带妻子回家的路。
记者了解到,杜桂芳是年初三离家,后来流浪到照料中心附近。期间,老人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不禁为老人庆幸,她遇到了一帮好心人,得到了无私的照料。让我们在此祝愿老人及天下所有好心人健康平安。 (记者 陈雪娇)
新闻推荐
东营区丽景小学三年级二班刘佳祎炎热的夏季到了,放学回到家里,看见饭桌上放着妈妈买的半个西瓜,口干舌燥的我拿起勺子就开始从西瓜中间最甜的部位吃起,而爸爸和妈妈总是在我吃完后才开始吃我...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