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营市旅游局、东营日报社承办的东营市(中国·黄河口)旅游推介会举行。本次推介会在形式上创新,选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通过旅游推介和三场《黄河口奇缘——— 天鹅》的完美演出,对东营“黄河入海、大美湿地”的独有旅游品牌进行全方位展示,让首都的观众在浪漫唯美的舞台剧中感受黄河口风光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6月27日《黄河口晚刊》)
黄河口旅游推介会走进京城,凭借三场“天鹅”大放异彩,在几天时间内就“刷爆”了北京人的朋友圈。对于城市来说,这是一次新颖独特的营销尝试,更是一次文化软实力的集中展示。站在全国高度,东营在文化领域也带来了宝贵的影响力,有了值得骄傲的“谈资”。
东营众所周知是一座新兴城市、移民城市。它成立于1983年,是黄河尾闾的一座年轻新城。30年前,依托“东营村”兴建的东营不过是一个村庄粗浅的符号而已。有人甚至曾戏称这里是一片“文化荒漠”,当年站在黄河三角洲举目四望,广袤的盐碱地、斑驳的滩涂、稀少的人口似乎都为这座城市提供了太多关于粗犷、荒凉的意象。然而,短短30年后,人们不得不以认真的目光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发展。凭借着母亲河的天然护佑、原生湿地的眷顾、实体产业的勃兴和政府、人民的努力,东营不仅持续创造着经济的奇迹,更迎来了一次次文化领域的蝶变和奋飞。
“黄河口”文化品牌,已经成为东营走出去展现魅力的软实力。旅游剧目《黄河口奇缘—天鹅》的打造和演绎,更是成为这种文化软实力的代表。
笔者发现,在这次进京旅游推介会上,传统推介与旅游剧目展演相结合的方式新颖活泼,既通俗易懂又不失高雅,既有趣动人又富有文化内涵,将东营“黄河入海,大美湿地”的形象成功、扎实地送进了北京老百姓心中。这种文化软实力的展示,不同于经济硬实力的影响,如果说经济是“体”,直观得让人可摸可碰,那文化软实力则更像是“魂”,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形的影响力。它让一线城市的市民在短时间内就触到了东营文化的“魂”,在声光影形中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并为之折服。
早在十年前的2004年,黄河口原创剧目进京展演的事情仍是不可想象的。当年一场精彩的交响音乐会,还只能在容纳720人的黄河影剧院演出,整座城市没有一个演出场地可以与之匹配。就在十年之后,在南二路周边,陆续崛起了雪莲大剧院、奥体中心、城市规划展馆、黄河文化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和图书馆等系列新文化地标。在雪莲大剧院欣赏国内外艺术家和本地原创的系列演出,对于东营人已经是一个轻易就能实现的愿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小小黄河口,京城展演放异彩。这种文化软实力上的发展和影响力,并非一日之功。东营最早就有吕剧文化、孙子文化、石油文化、湿地文化,只是最初似乎未成体系、缺乏渠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这些文化品牌渐渐被搬上台面,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展现给众人,东营人也才有了越来越多与文化接轨、被艺术浸润的机会。“天鹅”进京所绽放的异彩,给东营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也为这座城市未来的文化蓝图描绘出了明媚可见的远景。(李晓琳)
新闻推荐
"class="group1"target="_blank">看东营网视频读报节目《一周播报》,跟主持人刘楠楠一起回顾上周重点新闻。上周,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公布,学制由“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并...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