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来临,又到了食源性疾病多发的季节。2015年,东营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382例。发生食源性疾病人群的职业主要是学生、民工和农民,那么谁来对市面上的食品进行把关?如何监测不安全因素?监测范围有哪些?这成为广大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食源性疾病不仅仅是拉肚子
6月21日,记者从食品安全周上了解到,食源性疾病是目前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7-9月,并以18-65岁的青中年群体为主,发生食源性疾病人群的职业主要是学生、民工和农民。
据了解,东营市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市疾控中心自2011年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以来,连续6年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测点从2个增长到18个。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东营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包括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其中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包括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监测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采集的样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肉及肉制品、流动早餐、膨化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水果蔬菜、蛋及蛋类食品等。
“食源性疾病是不是就是吃坏肚子啊?夏天经常拉肚子。”一位市民在食品安全周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说:“食源性疾病的症状不仅仅是拉肚子,有时候也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单增李斯特菌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肉毒毒素中毒可致呼吸肌麻痹等等。”
预防食源性疾病要“嘴下留神”
6月21日,在食品安全周上,一位领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说:“前几天孩子又是吐又喊肚子疼,去医院检查,打了好几天点滴。”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解释道,很有可能是孩子饮食中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比如金葡菌,一般来说儿童为易感人群,年龄越小,对该致病菌越敏感。肉和肉制品、糕点、剩饭等常会遭到它的污染。
“把饭放进冰箱也不一定就很安全。像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冰箱的冷藏温度下仍然可以生长繁殖。有的孕妇如果被它感染,很容易流产、死胎。”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边向前来咨询的市民边发放食品安全手册,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咱们这本小册子上列举了很多食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都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看来这个吃东西,尤其是夏天可要注意了。不小心就能吃出病来。”一位市民翻看着宣传手册感慨道。
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保证食品安全一定要保持厨具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食品安全是大事,吃东西时不能忽略安全问题,更不能随便将就,一定要嘴下留神,为我们的身体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屏障。”
(记者 张琪祥)
新闻推荐
近日,市统计局公布今年前5个月东营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各项数据:1-5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3.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销售额39.41亿元,增长3.1%,房地产销售市场持续回暖。1-5月份,全市房地产...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