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6月25日,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世界上首次亮相的12U立方星,也是世界首次开展在轨自然偏振光导航技术验证,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意义”。该卫星由西北工业大学师生研制,研制团队由12名教师和20余名研究生组成,让咱们东营人骄傲的是,在这个“造星”团队中,有咱东营的一名90后小伙,他叫庞维健,对于能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并成功将卫星送上天,庞维健说,“自己是幸运儿。”
1“造星”团队里有咱东营小伙
“这是胜利一中走出去的学生,不仅为学校争了光,也是咱们东营的骄傲!”在QQ群里得知自己的学生庞维健是西北工业大学研制团队成员之一,并承担了“翱翔之星”测试实验的任务,曾担任庞维健班主任的东营市胜利一中教师李宏恩激动不已。
李宏恩介绍,庞维健是胜利一中2008级的学生,2011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在他看来,庞维健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并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意料之中。“庞维健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学习好,也很有礼貌,当时在班里的成绩一般都是前三名,思维敏捷,聪明好学,肯动脑子钻研,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李宏恩老师清楚地记得当时班里搞了一个读书报告会,报告会结束后需要出个集子,在班里给这个集子公开征集名字,庞维健的《墨功》最终获选。“因为当年有一部电影《墨攻》很流行,他将‘攻\’改成了‘功\’,既符合主题,也有创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接收到数据那一刻,太激动了!”
7月4日上午,记者通过李宏恩联系到了正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研的庞维健。尽管整个团队已经完成了“翱翔之星”的研制,但是每个人还是处在忙碌状态,为接下来的卫星研制任务做准备,庞维健也不例外。因为忙于实验,直到中午记者才与他通上电话。
据 悉 , 立 方 星(CubeSat),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世界上的立方星主要以2U 、3U为主,但由于其体积小,能够开展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任务受到限制。“翱翔之星”12U立方星的出现将大大拓展立方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的领域。对于能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并成功将卫星送上天,庞维健说,“自己是个幸运儿。”
“翱翔之星”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6月25日晚8时成功发射,然而火箭的升空只是一个开始,只有星地链路的建立才意味着“翱翔之星”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因为承担着通信任务,庞维健和其他几位团队成员被安排在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地面站准备接收卫星数据。经过两个多小时漫长的等待,6 月26 日12时20分12秒,激动的时刻终于来临,搭载长征七号升空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首次飞临地面站上空,数据接收正常,卫星状态正常!庞维健和伙伴们激动不已,“跟我们预算的完全一致,我们成功了!”
3 研制卫星要绝对可靠“可能”“大概”这类词语一律不要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庞维健才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那时他是大四保研生,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直到2016年上半学期开始,航天卫星的研发进入关键期,他才真正体会到压力和紧张。“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待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通宵做实验,过年也只放了七天假,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像所有的科研项目一样,研制卫星需要绝对准确和可靠。庞维健说,在他们团队里,“可能”“大概”“也许”这样的虚词一律不准出现,所有的数据改动都要形成数据报告,这种严谨的要求也让他慢慢更接近一名科研工作者。“参与这次项目收获最大的除了学术和研究外,还有学习到了真正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我以后的人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庞维健还会继续参与学校里的卫星项目研制,接下来还有读博的打算。他表示自己会更踏实地去做科研,去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科研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感谢培养我的所有老师,尤其想对我的母校——— 胜利一中,说声‘谢谢\’!”
(记者 李长莲)
新闻推荐
“遇见酱的你”是一个粉丝过万的东营本地美食微博号。“酱”在网络用语中的意思是“这样”。7月5日,记者与博主深入沟通后才了解到,这不只是一瓶普通的手工酱,还是一瓶有故事、有情怀的酱,“...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