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4日讯(记者崔立慧通讯员杨娜)14日上午,2014年全市“慈心一日捐”活动动员大会在东营宾馆召开。51家企业单位现场举牌捐款共计511.35万元,市领导现场捐款1.2万元。
据了解,去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践行“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宗旨,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累计募集善款2149万元。继续实施“情暖万家”、“康复助医”、“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慈善助孤”等品牌救助项目,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为城乡贫困家庭、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困群体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会议指出,东营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慈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慈善基层网络不健全,善款募捐的渠道相对单一,去年募捐总额在全省17地市中,排名第15位,与东营市经济综合实力极不相称。此外,救助机制还不完善,全市仍有8万农村贫困人口、5.4万城乡低保对象需要救助和帮扶,慈善事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会议对下一步“慈心一日捐”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几点意见。慈善资金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保障。要提高慈善募集能力,积极拓宽募捐领域,创新募捐方式,加大募集力度,不断壮大慈善资金规模。会议指出,企业是慈善募捐的主体,各县区和市属开发区要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发动力度,认真落实企业捐赠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慈善表彰机制,真正让爱心企业和企业家得到应有的精神褒奖和经济激励。
社会公信力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把“慈心一日捐”活动这项爱心工程办好,就必须坚持信息公开、阳光透明,做到依法捐赠、善款善用。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开展捐赠工作,实行阳光操作、全过程公开。各级民政部门及慈善组织要强化自身建设,管好用好慈善资金,全过程监控慈善资金的运作和去向,切实做到每笔善款来源明确、账目清楚、投向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真正把活动打造成阳光工程,以良好的形象取信公众、取信社会。会议同时要求认真研究慈善资金的使用方向,围绕群众急需、政府关心和捐助者意愿,提高善款使用效益,把每一笔捐助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最需要的人,实现慈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
新闻推荐
7月13日19点30分,“传承经典盛美绽放”东营万达广场住宅实体样板间及景观园林开放盛典在营销中心举行,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活动邀请到了台湾实力派巨星高胜美亲临现场,一同见证万达华府实...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