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与成浩谈妥了爱心工作的聘任事宜。本报记者段学虎摄本报7月13日讯(记者李沙娜段学虎)本报11日报道了《本报热心读者欲给贫困生提供“爱心工作”》一事,在高考考生中引起强烈反响,12日,来自东营市一中的今年高考考生成浩成功应聘到了这份爱心工作,并即将上岗为陈女士的孩子做家教,热心读者陈女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成浩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陈女士通过本报寻找贫困考生,给自己的孩子当家教,她将支付稍高于市场价的工资,以这样的形式帮助贫困考生攒学费。
陈女士说,选择这样的方法,既变相资助了考生,也能让考生通过知识挖到第一桶金,不会产生自卑心理。这则消息发出之后,在考生中引起一定反响。12日,东营市一中优秀毕业生成浩得知该消息后,联系本报,希望能获得工作。在与陈女士初步沟通以后,陈女士对成浩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表示希望能见面接洽。12日中午,本报记者与成浩一起来到西城商河路上陈女士的店铺中,与陈女士见了面。
“我的大女儿目前在河北老家上高一,她一直是班内的第一,现在我们夫妻俩一直在东营这边作生意,没时间辅导她的功课,她的个别科目成绩出现了下降,所以我们才想找一个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对她进行暑期辅导,同时也通过这一方式为家庭贫困的考生提供一些资金帮助。”陈女士表示,她的大女儿是学理科的,“物理、化学两科需要辅导,不知道小成的两科成绩怎么样。”
成浩在东营市一中也是学习理科,“我的数理化成绩都可以,尤其是数学。我辅导高一的学生没问题。”陈女士对成浩的情况比较满意,当即决定,以每小时20元的费用聘用成浩作为孩子的暑期辅导老师。“我的孩子来东营,小成来我们住的地方进行辅导,条件不错,希望孩子能从成浩身上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的方法。”陈女士介绍,她对成浩这种希望通过暑期打工来补贴家用的做法很支持,“孩子就应该这样,及时接触社会对以后的人生也帮助很大。我们尽力为成浩提供方便,如果他临时有事,提前通知我们一声,就可以不用来了,不会让他因为这个工作占用他所有的时间。”
成浩也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按陈阿姨给我提供的待遇,我两个月下来能赚到几千元,这笔收入很可观。”成浩说,“如果还有同学希望从事暑期兼职,我会让他联系报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东营仲裁委员会调解成功了一起父亲告儿子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经过仲裁员巧妙施招,父子俩终于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老赵与小赵系父子关系,199...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