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李立红
“我们每天倒掉的生活废水都流到哪了?”近日,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来到位于东城开发区大渡河路上的东营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每天有4万吨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经过处理后排放到东营河。”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的运营部经理王鸿军介绍,公司于2008年4月投资建设,2009年7月通水运行,负责处理东城经济开发区及东城部分污水。二期提标扩容工程已于2013年6月12日开工建设,采用改良A2/O生物池+MBBR生物池+活性砂滤池处理工艺。王鸿军说:“二期工程由4万吨/日增至8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而在东营人造板厂,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行。据工厂项目负责人毛广杰介绍,工厂每天产生废水200方,经过处理后,部分达标废水重新回流到车间里,达到循环利用。
“开发区规模以上的企业基本都实现了污水自处理,”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分局一位工作人员说,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及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达不到“三同时”的企业难以正常运行。
今年,在水气治理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部分企业计划投资3.8亿元,狠抓重点行业,实施工程治理。滨海新材料园生态化改造工程是今年开发区的重点改造工程,通过架空管廊管道工程,建设园区企业至污水处理厂专用污水管道,实施滨海新材料园绿化工程、水系清淤工程、生态化改造,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在中国石化东营第三十八加油站铺设油气回收管线、安装加油枪油气回收系统,对储油库进行高效密封浮顶罐改造,或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实施东营华泰化工集团和东营金茂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炉外脱硝工程,配套建设华泰1号、2号锅炉和金茂1号锅炉的炉外脱硝工程,烟气外排污染物达到DB37/664-2013排放标准;开发区着力推进小型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程,烟气外排污染物达标排放,淘汰燃煤锅炉合计32蒸吨/小时。
新闻推荐
本报4月3日讯(见习记者张小倩)4月3日本报在A10版报道了《13岁女孩上学路上走失,父母彻夜寻找孩子至今未果》一文。当日,家人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小芳朝着八分场的方向走去。现在家人怀疑小芳自...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