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 垦利新闻 利津新闻 广饶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东营市 > 东营新闻 > 正文

买房啃老,情何以堪

来源:黄三角早报 2016-10-26 00:40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记者就年轻人买房要不要“啃老”的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在受采访的人中,有七成多认可年轻人买房只能伸手找父母,不到三成人持坚决反对意见,认为年轻人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动父母的养老钱。一位被访者说,“他在和父母计算自己的买房首付时,父母就已经将其存折里的钱盘算在内。”

现在东营的房价也是一路看涨,很多年轻人结婚好几年了,还在持之以恒的选择着“啃老”,这的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年轻人面对社会高房价、高消费一种无奈的选择。

面对生活重压,只得“啃老”

一位刚刚买房结婚的白领给记者抱怨说:“按目前东营大多数年轻人每月两三千元的平均收入水平来算,从开始工作到凑够一套房的首付,不偷不抢不卖假药不中彩票的话,至少要5年,多的10年也不夸张,等攒够首付,老婆早跑了。”

记者采访中,这位抱怨者的话,道出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心声。目前大部分的适婚青年都只有二三年的工作经历,即便在政府单位,大部分工龄在这个年限的,工资也就三千元左右,加上东营人均GDP全国排名第四,生活压力大,准备结婚的小两口即便加上公积金也不够首付。无奈之下,只能被动“啃老”。

面对高房价,全家来支援

“东营的房价,这几年涨得太快。新房不说,即便是二手房,在东营要买一个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至少要四五十万元。”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首付加上装修,没有20万元不够,孩子上哪去弄那么多钱啊。”

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历来,家里稍有实力的长辈,在儿孙娶媳妇时都会帮着盖房、添置家具。如今在城里无法盖房了,帮着付个首付也算是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银行贷款利率一直在提高,也没有首套房的优惠了,孩子少从银行贷点款,利息也少支付一些,他们的压力也小一些。孩子结婚买房的,做父母的能帮当然得帮。要说买房“啃老”,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孩子刚工作,现在在实习,现在我这不就是给他找房子,早买房价还低,早晚都要买,能帮就尽量帮了。”

职场“白骨精”,也是“啃老族”

什么样的人容易“啃老”?也许我们会说工资低、没志气的人更容易“啃老”,虽然在“啃老族”中,在家“吃闲饭”、生活持续依托父母的人大有人在,但在当下的城市生活当中,也不乏一些工资不低、目标明确、生活“蒸蒸日上”的职场“白骨精”被迫“啃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记者的一个朋友,某单位的业务经理,名牌大学毕业,现年29岁,年薪10万,结婚两年。他的爱人与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一同来东营打拼,薪水也“一路看涨”。但依他的话说,虽然薪水见涨,但花销也与日俱增。其在市政府周边工作,而他的爱人在石油大学附近工作,买房之前他们一直“折衷”住在新区一带,两人租住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房租为18000元/年,再加上两辆代步车的花费及日常生活费的花销,每月基本攒不下几个钱。

三年前,两人有了结婚的打算,于是二人都觉得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家才会踏实下来,但是两人算了算自己的积蓄,他们暂且只能伸手向父母寻求帮助。他们看上的房子位于新区附近,12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近60万,后来男女双方家长共同努力拿出近二十万房款,这才圆了两人的“安家梦”。

新闻推荐

记者体验数字城管小清理工工具随身带,粉刷需人工配色

本报记者崔立慧段学虎清理小广告到底有多难?2日,本报记者又跟随东营市数字城管小广告清理工进行了体验。数字城管上街执勤,除了信息采集员发现、清理小广告,很多情况下还会有一...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移动4G 改变生活2016-10-26 00:39
评论:(买房啃老,情何以堪)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