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乃金陈晨张真李广寅
减税“撬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服务项目建设、“一次办好”优化税收软环境……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以来,东营市税务局抢抓改革机遇,主动对接地方重大决策,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2018年前三季度共办理各类税收优惠97亿元,为东营这座石油之城的转型升级注入税收力量。
减税降负释放发展动能
作为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工业城市,东营市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传统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旧动能新活力,推动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是促进东营蝶变的关键之举。
作为山东省2018年重点项目之一的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对二甲苯项目,总投资114亿元。按照现行政策,企业全年可享受消费税退税49.3亿元,同时地方财政可获得2.7亿元的中央财政返还。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打好“高新牌”,依托“油头”拉长“化尾”,助力东营油城尽早实现经济转型。
减税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破茧成蝶”打了一针“催化剂”。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高纯超细电子陶瓷材料钛酸钡系列产品和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用系列配方介质瓷粉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高档纳米级钛酸钡的厂家。
“我们在高新技术方面享受了近1400万元的优惠,技术研发加计扣除方面享受了1500万元的优惠”,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许少梅说,“这让我们实体企业的创新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助力新项目上马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东营市税务局充分利用税收杠杆,“撬动”新旧产业转型升级。针对东营“1+4+3+6”产业发展规划,集中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新材料研发应用重大工程等,鼓励企业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开发应用和系统集成能力。
创新驱动助力项目提速
“多亏了税务干部的辅导和提醒,我们在重组过程中才得以及时做好会计核算,节省资金2300余万元。”富海集团财务负责人对东营市税务局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今年,山东富海集团、石大科技与齐鲁交通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建设千万吨大型高端炼化项目。税务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业务骨干成立服务团队,开展上门“会诊”,从“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相关资产不征增值税”“特殊性税务重组”“未弥补亏损转嫁”等多个方面提供靶向政策辅导,助推企业加快重组进程。
“点对点”服务,是东营市税务局立足部门职能,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推出的服务重点项目的又一重要举措。今年以来,该局积极对接5个省重点项目、13个省优选项目、13个市重点项目、市优选项目113个,推出12条服务重点项目举措;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市、县(区)、基层单位三级挂钩联系制度,368名税务干部对144个项目开展精准调研服务,为重点项目量身定制“点对点”税收政策速递;先后组织各类培训讲座43场次,培训纳税人1.6万余户次。
提速增效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一次办好”改革无疑是最得力的破题之举。东营市税务局始终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将197项涉税业务提升为“一次办好”,编制“一次办好”清单、办税指南等,以图示方式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外发布。进一步加强了“税邮”合作,对“一次办好”清单内业务全部开通涉税资料速递服务,使得纳税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真正实现了“一次办好”基础上的“零跑腿办好”。
目前,东营市税务局全面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构建了“发票可网购、纳税进网办、培训上网校、需求网上诉”的网上业务处理中心;积极打造不动产模块化管理,房地产交易税收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下降45%以上;针对新开业纳税人,设置“新办纳税人专区”,纳税人取一个号、一次性提交资料,税务机关内部流转,“一站式”办理多个涉税事项,确保新办企业涉税业务在0.5个工作日内办结。
新闻推荐
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党的意识、党性意识,是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必备素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