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粮改饲”是农业农村部开展的以落实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改革政策,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粮改饲”,从实践效果来看,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促进乡村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志之一的“粮改饲”,自201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以来,给东营市农业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产生了怎么样的“蝴蝶效应”?近日,记者深入实地,一探究竟。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东营市日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该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迸发出强劲的活力,这得益于“粮改饲”带来的机遇。
“我在烟台市从事过几年农业工作,可是那边的耕地非常少,制约了公司的发展。2016年5月份,朋友介绍说东营的地多,可以去看看。当我来到这里后,实际情况很喜人。于是,我就赶紧与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每亩560元的价格签订了一年3000亩的承包合同。”日盛农业总经理丁希忠是青岛人,却来到了东营市当起了农民,回想起当初的“冲动”之举,他说,“第一年,我就为自己的草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没料到东营有不少地是盐碱地,有些地段只能种玉米和小麦,加上水利设施配套不健全,玉米长到半人高时全部被涝死了,共损失300多万元,而保险公司只赔付了21万元。‘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想着不能白扔这么多钱,就扎实扑下身子干吧。2016年冬,投资100多万元重修了水利设施;2017年3月,成立了东营市日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但是,2017年我还是深受打击,种植的玉米和小麦亏本130多万元。”
话语间的云淡风轻,掩饰不住当初的窘迫和无奈,好在风雨过后是彩虹。“2018年,我们公司承担了2万吨青贮玉米的国家‘粮改饲’项目,这包含了公司的3000多亩,并辐射带动了种粮大户7000多亩。其中,每吨补贴55.95元,共获补贴100余万元。同时,种植的30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而在这3000多亩耕地上,亩产收入最高的当属其中的230亩‘燕麦草———水稻’轮作试验田。”
“燕麦草——— 水稻”轮作为全国首创,在实现水稻种植企业增收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奶牛养殖企业的饲喂成本。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张文娟博士向记者介绍,“由于燕麦草草质柔软,适口性好,是高产奶牛和怀孕奶牛的优质饲草。近年来,随着东营市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市奶牛存栏数量已达七万余头,对优质牧草———燕麦草的需求量巨大。而‘燕麦草———水稻’轮作技术是利用单季水稻区
春夏季节闲置田开展燕麦草的种植,在保证水稻生产的同时,收获优质的燕麦草。我们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去年试种燕麦草与水稻轮作终于取得了成功。”
张文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说,“进口燕麦草每吨价格在2600元左右,而东营市试种的燕麦草亩产干草在0.5吨左右,销售价格每吨16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奶牛养殖企业的饲喂成本。目前,全市有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燕麦草———水稻’轮作技术在东营市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发展“粮改饲”,东营独具优势。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土地,东营市土地面积广阔,总面积1188万亩,其中农用地564万亩,未利用土地资源471万亩,人均耕地6.7亩,是全省的2.6倍。其中国有土地连片面积大,适合规模种植。产业需求旺,以奶牛为主的食草畜牧业是东营市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对青贮饲料需求量大。2018年,东营市五个县区均列入了国家级“粮改饲”示范县,在全省成为整市制推进“粮改饲”工作的典型示范市,争取财政资金3500万元,为东营市“粮改饲”带来政策红利。与此同时,东营市目前有康益、达沃、日盛、米笑等8家农业公司,专业从事牧草种植、加工及销售,并且与多个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作为牧草试验基地,参与牧草品种筛选与培育工作,为“粮改饲”开展注入活力。
如何抓住政策和资源优势,走出东营“粮改饲”的创新之路?东营市探索出粮改苜蓿、粮改小黑麦、粮改甜高粱、粮改燕麦草等模式。而由“粮改饲”这一政策给东营市带来了哪些效应?张文娟介绍,“粮改饲”工作的实施,拉动农民增加饲草料种植面积,在减轻籽粒玉米收储压力的同时,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牧结合,实现种养双赢;促进了生态效益显著提升,仅全株玉米青贮一项,全市每年增加秆饲料利用50多万吨,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对减少秸秆焚烧、提高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做出了贡献;加快了种养一体化经营,发展形成了“土地流转 饲草生产 畜禽养殖粪污还田”种养结合封闭循环模式和“饲草料订单生产 畜禽养殖 粪污制作成有机肥还田”的种养结合区域大循环模式,推动东营市种养结合高效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
与此同时,“粮改饲”带动东营市青贮行业显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受政策拉动效应,全株青贮玉米的饲喂呈现多畜种发展趋势,由原来的饲喂奶牛,扩展到饲喂肉牛、肉羊以及生猪,扩大了青贮玉米饲喂畜种的范围,进一步拉动了东营市对青贮玉米的需求量。青贮种类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单一青贮玉米逐渐发展到青贮甜高粱、青贮小麦、青贮燕麦和青贮苜蓿,为草食家畜提供营养更为均衡的饲料配方。在“粮改饲”政策的带动下,全市青贮玉米由种到收、贮、用等环节,形成了以规模化收贮、机械化作业为特点的产业化格局。全市发展专业青贮服务队和种植合作社8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购置大型机械近百台,其中,澳亚、大地等大型奶牛场购置了克拉斯、约翰迪尔等大型收割机械18台套。对种植户来说,相较籽粒玉米,种植青贮玉米地块倒茬快,有利于及早播种冬小麦,同时省时省工,每天节省人工就要一两百块钱。
“好的饲料可以卖给奶牛场,给奶牛场降低了成本,质量次点的秸秆可以卖给电厂发电,又是一项收入。同时,国家还有补贴,形成了良好的资本‘生态链’。”走在已然发芽的燕麦草土地上,丁希忠满怀期望地说,“今年,我们扩大的种植面积,种植了2000多亩燕麦草,带动种粮大户种植了6000多亩燕麦草,可以说,没有‘粮改饲’,就没有我们公司2018年的丰收,更没有今年的盼头。”
栏目主持人 王敏
新闻推荐
萌娃走进消防队互动体验涨知识 文/片本报记者任小杰通讯员郭燕芳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预防火灾和火场逃生自救的能力,4月11日下午,东营市晨阳学校二年级八班的50余...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