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分钟时间,就有律师给出了令我满意的答案。”近日,西城市民孙璐笑着说,“有了网上咨询平台,随时随地都能解决法律疑问,太方便了。”孙璐家住东营区银座花园小区,最近遇到了难题:户籍地和常住地不一致,让他在参加选举时,不知道应该在常住地还是回户籍地。上网咨询后,东营市曦宁律师事务所成坤坤律师给他做了详细解答。
今年3月10日,东营区司法局结合公共法律服务和微信平台,推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居民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免费享受律师咨询服务和在线法律援助申请,并了解国家、省、市最新出台的法治动态。
目前,“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率先在黄河路街道的4个社区进行试点。这4个社区共有4 . 3万居民,其中有1.9万人关注了该平台。该平台已解答婚姻、住房、财产继承等各类法律咨询近700条,群众满意率达100%。
“受条件限制,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存在一些瓶颈。城区的律师资源较多,一个社区可以配一名法律顾问,而偏远乡镇根本没有律师,资源严重不足,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室主任刘新红介绍说,为此,东营区司法局组织网络技术和法律专家团队,联合泉州一家技术公司开发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并向外推广应用。
为了让更多居民知晓,东营区司法局将“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二维码制作成牌子,放在派出所、社区办事中心、信访局等单位门口。群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成功关注,登录平台后,即可体验贴身的法律服务。“相较于APP,微信更加便捷,容易操作,适合基层群众使用。”东营区司法局技术骨干辛磊说。
在“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旦有群众提问,后台管理人员就会推送至少3个抢单名额,正常情况下,3分钟内会被争抢一空,如果超时未能抢完,系统会自动向山东全省层面的律师推送,如果6分钟内再无律师响应或是响应人数不足3人,那就自动提交到全国律师平台,由10000多名律师进行兜底。刘新红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解答问题的时效性。
“此外,还设有激励机制,一旦律师的解答被提问者选中,就能获得6元奖金,年底还有相应的评优奖励,同时,提问者也可以在平台上自愿打赏,最高限额为300元。”辛磊如是说。
在成坤坤律师看来,这些奖励并不是最重要的,除了提供法律职业义务性的社会责任之外,可以借助“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网上的潜在客户进行线下沟通,为律师事务所拓展业务范围,增加营业收入,互利双赢。据了解,目前已有9名律师从该平台获得案源。
“利用这个平台,后台懂法律的专业人士可以对问题进行筛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控,并从中了解到普法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案例。”辛磊说,今后,将向整个辖区推广“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比赛现场。本报记者张晏晨摄本报4月28日讯(记者张晏晨)4月28日上午,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